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 >文章页

坚定制度自信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http://www.gxrd.gov.cn    2018年11月19日 16:36      来源:广西人大网

玉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朱向东​

 

  9月26日至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栗战书委员长的讲话,立意深远,内涵丰富,用“十个坚持”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刻阐明了这一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对各级人大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这一重要思想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科学阐述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历史必然、特点优势、实践要求,明确提出了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原则、思路举措、重点任务,丰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当前,我们要把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栗战书委员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中蕴含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自觉运用这一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和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让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深入人心、落地见效。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根本性问题。近代以来,为了探索和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无数的仁人志士苦苦求索,不懈奋斗。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都未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曾经尝试过君主立宪、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政治制度,都以失败而退出历史舞台,国家仍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事实证明,没有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好的政治制度,就不可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强、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稳定发展、人民幸福。
  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自成立之日起,就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探索和奋斗,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革命胜利后国家政权应该怎样组织?如何治理?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根本性问题。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顺应历史潮流,立足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的制度构想。1945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新中国成立后,又立即将这一构想付诸实践。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庄严宣告,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历史充分证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正确选择。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制度,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探索奋斗才寻找到的一条正确的道路、正确的政治制度。也就是说:我们注重了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既把握了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把握了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既从本国实际出发,又学习借鉴世界民主政治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而形成的。因此,这个政治制度,它不会水土不服,而是扎根本国土壤,兼容并蓄又汲取各种养分的好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发挥出巨大制度优势。一是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60多年来,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有效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坚定不移地朝着国家发展的宏伟目标前进。二是有利于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更好地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开辟了更广阔的领域和途径,保证了人民依照法律的规定,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以实现。三是有利于凝聚全社会的力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60多年来,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下,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加强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听取和反应人民的呼声,及时发现问题,反映民意,化解“民怨”,有效理顺人民和政府、人民和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效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通过完善人大监督制度,约束和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建立清正廉洁政治,有效保护人民的权利,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我们应当增强制度自信,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好、完善好、实践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如何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自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定制度自信,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安排。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当前,要切实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重点领域立法,遵循和把握立法规律,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二是坚定制度自信,就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它决定了我国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必须服从整体,地方必须服务中央,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有集中,不能允许与中央唱反调。同时,我国幅员广大,民族多样,各地发展情况不同,因此宪法和法律在立法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又作出规定,凡属地方的重大事务,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贯彻执行。在民族地区,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样一种民主形式,是中国特色,也是适合国情、行之有效的政治形式,既能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充分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
  三是坚定制度自信,就必须坚持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必须紧紧围绕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依法行使好人大职能职权。牢牢把握人大的宪法属性,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带头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遵循和把握立法规律,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坚持监督和支持相结合,确保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确保“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公正司法。
  四是坚定制度自信,就必须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必须不断完善为民用权、为民履职、为民服务的制度机制和工作方式,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急最忧的现实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初审:陈玲玲 二审:林小玉 主审:卢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