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图文报道 >文章页

怀着爱民之心 做好民政工作

http://www.gxrd.gov.cn    2019年03月15日 15:40      来源:《广西日报》2019年3月15日

  两会·热议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养老服务和福利慈善事业、殡葬改革、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等民政事业取得很多新进展和新成效。来自广西基层的代表感言现在群众获得感明显提高。在谈及如何推进民政事业新发展时,代表委员们从具体工作出发,表达了“怀着大爱之心、爱民之心”的重要性。

  “农村养老”是代表们积极关注的问题之一。“城市养老设施建设已有一定规模,但农村养老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融水苗族自治县县长马空代表介绍,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有公办和民办两种,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绝大部分是民办非营利性的,普遍规模较小,缺乏专业人才、配套设施,管理服务跟不上,入住率较低。而且民办养老机构面临用地难、融资难等问题,运行比较困难。

  “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出台鼓励政策,让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养老服务领域。”马空代表说,应将对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床位的一次性补贴,改为每年都予以补贴;加快建立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制定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探索医养结合、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农村养老服务机构运行困难问题。

  民族地区殡葬改革的问题引起了少数民族代表委员的热议。“广西的1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均没有殡葬设施,殡葬旧习改革难度大。恳请民政部支持少数民族自治县新建或改造殡葬设施项目,给予每个县2000万元补助。”河池市常务副市长韦朝晖代表说。

  “受丧葬习俗影响,民族地区殡葬改革实际推进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出台专门的、具体的鼓励措施,给予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有效调动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积极性。”马空代表认为,首先应加强激励引导,通过奖励机制,鼓励群众支持、选择绿色殡葬方式,逐步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丧葬习惯。其次要加大殡仪馆、骨灰堂、公益性公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强化殡葬基本服务的公益属性。

  “在仫佬族聚居地区,殡葬奉行入土为安的传统习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向来有入土为安的古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彦伶委员认为,为了发展的需要推行民族地区殡葬改革,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加强宣传,提高各民族群众对殡葬改革的思想认识。在改革中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意愿,并考虑各地区自然环境特点、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宜火则火,宜土则土,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丧葬礼仪的简化上,无论采用哪种葬式,都应该从科学、经济的角度出发,尽量革除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因素。如实行土葬,墓地要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尽可能不占耕地和林地,选择不宜耕作的荒地为宜。”

 

(袁 琳 王春楠/文)

 

 

初审:林小玉 二审:林小玉 主审:人大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