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环保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专项检查 > 媒体聚焦 > 正文

评论:以一流工作守护一流生态环境

http://www.gxrd.gov.cn      2016年09月09日 16:39       来源:《广西日报》2016年9月9日

  9月5日至6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集中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专项检查活动,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带队开展实地检查。彭清华强调,要努力形成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会共治格局,使广西的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一流水平。

  这样的举措和要求,宣示了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坚定决心,体现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姿态,必将为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

  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自觉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将生态环保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对待。去年,专门召开了全区生态经济发展大会,对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作出全面部署,着力推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使我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

  但也应正视,我区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环境风险隐患不断增多,环境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特别是从前段时间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环境问题和典型案件来看,一些地方对生态文明建设还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这不仅让环保法律法规处于尴尬境地,而且会掏空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

  回顾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不能说我们没有努力过,环保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整治计划、专项行动也不少。然而,许多时候环保还是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窘境。这背后,既有思想理念、认识水平、发展阶段、生产方式等诸多深层次的原因,也与制度走样、监管缺位、管理不力等执行层面的问题密切相关。例如,一些人为追求政绩,把“臭鸡蛋”当“香饽饽”,违法违规上马污染项目,制造“黑色GDP”,留下发展后遗症;一些地方对环境污染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执法不严,追责无力,甚至把罚款当执法;还有的在治理环境方面消极被动,“驱走雾霾靠风吹,治理污水等下雨”,等等。凡此种种,使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

  生态环境是“易碎品”,污染容易治理难。保护生态、治理环境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制度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毕其功于一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既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动真碰硬的勇气,更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科学的制度安排、有效的应急机制。

  当然,关键还是要抓落实。当前,执法不力、监管漏洞、治理乏术仍然是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只有把环境治理的决心转化为扎实有效的环保行动,才能把环保法律法规从纸上真正落到地上。一方面,要加快完善“绿色考核”体系,落实环境倒查机制和环境保护终身负责制,倒逼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切实把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着力创新环境治理方式,不断强化环保执法力度,对损害生态者严肃问责、严厉追责,真正让环境法律法规长出锋利的“牙齿”。同时,还应改进群众举报、舆论监督机制,形成协助共治格局,而不是由政府部门“唱独角戏”,保护生态环境的成效或许会更加明显。

  这些保护行动,也许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必然过程。我们坚信,只有一流的工作,才能守护一流生态环境。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定力与笃行,-定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发展目标,为我们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邱石/文)

 

 

编辑:谢欣哲  审核:黄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