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7年广西环保世纪行 > 图片报道 > 正文

乡村变化大 旧貌换新颜

http://www.gxrd.gov.cn      2017年07月12日 11:42       来源:广西人大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6年7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钦州市把贯彻执行《条例》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把宣传贯彻执行《条例》和深入推进乡村建设相结合,同部署、同推进,有力地推动乡村清洁工作规范化、法治化,促进乡村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大幅改善、乡风民风持续向好。6月14日至16日,记者随广西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调研组和记者采访团来到钦州探访,感受《条例》为乡村建设带来的变化。


甩掉“牛粪村” 王海村生态示范促蜕变

 

  钦南区久隆镇黎屋村委王海村曾经是让当地群众苦不堪言的“牛粪村”。这里是甘蔗产区,村民向来有养牛的传统习惯。由于缺少养殖规划,村民卫生意识差,到处乱搭乱养,村道两旁遍布养牛草棚,长年累月堆积的牛粪在路边随处可见,不断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下雨天还常常被雨水裹挟至路面,其脏乱程度甚至让人无法下脚。
  现在的王海村建设牲畜集中养殖区,砌着围栏、有铁皮棚顶的是猪圈,钢筋水凝土楼面的“单间”是牛圈,整个养殖区通水、通电、通路,集中解决全村75户村民的牲畜圈养场地问题。牲畜产生的粪便通过两座150立方米的沼气池厌氧发酵处理,不但让各家各户都用上了清洁、高效的沼气能源,所产生的沼渣作为农作物的优质基肥,沼液稀释后用来给蔬菜施肥。王海村的精彩“蜕变”,从昔日“臭名昭著”的“牛粪村”,一跃蜕变为如今远近闻名、人人羡慕的生态建设示范村,被选为2016年全市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的参观点。

 

“12345” 铺儿村改变风貌展新颜


  北通镇平坡村委铺儿村位于钦浦二级公路旁,记者来到这里的时候,天色已晚,村里的小孩子们已经吃过晚饭在小广场上嬉闹玩耍,《条例》的宣传栏就立在小广场一旁。
  铺儿村自启动清洁乡村活动以来,先行先试,逐步探索形成农村垃圾“12345”保洁机制。即:“1”是制定一个村规民约;“2”是发挥两个作用(党员、群众的作用);“3”是实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4”是实行四分类(一类是可回收垃圾,二类是可溶解垃圾,三类是可焚烧垃圾,四是“三不垃圾”,即不可回收、不能溶解、不可焚烧垃圾);“5”是实行“五不准”(不准向河边、田边、塘边、路边、屋边倾倒垃圾;不准在公共场地、屋前屋后乱扔垃圾;不准向野外倒垃圾;不准向垃圾桶内倒入可焚烧可溶解的垃圾;不准向村边排水沟、水渠排放臭水、粪水等污水)。通过这个保洁机制,铺儿村不断完善村内环卫实施和垃圾转运体系,不断深入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乡村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不仅如此,铺儿村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动员全村改厨、改厕、改舍、改水、改路,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还成立了和兴木专业合作社,建成了花卉基地200多亩。在村民理事会组织下,铺儿村投资106万元的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和投资108万元的污水处理工程都已竣工投入使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现在的铺儿村旧貌换新颜,已然成为钦州市城乡风貌改造的示范亮点。

 

乡村变化大 旧貌换新颜

图为调研组在北通镇平坡村委铺儿村听取当地工作人员介绍有关情况

(谢欣哲/文)

 

 

编辑:谢欣哲  审核:黄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