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在市部分电网工程项目现场调研
http://www.gxrd.gov.cn 2012年06月07日 23:05 来源:桂林日报
刘君(前排中)在秀峰区肖家村220KV骆驼送变电项目建设现场了解工程进展情况。记者唐侃 摄
本报讯(记者赵忠洪)6月6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君率队深入我市部分电网工程项目现场,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他强调,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各级各部门要全力以赴支持、配合电网建设,不断提高桂林的电力保障能力;电力部门也要充分考虑桂林的城市特性,在规划选址、送电线路等方面反复斟酌,选择最佳方案,维护桂林的城市景观和景区风貌。
当天,在市委常委、秘书长张晓武,副市长徐锋等陪同下,刘君先后到110千伏清风送变电工程项目现场和220千伏骆驼送变电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了考察。这两大工程均由广西电网公司负责建设。110千伏清风送变电工程计划今年年底开工建设,2013年12月底投产,项目总投资6617万元,变电站位于叠彩区大河乡蒋家岭村。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叠彩区用电紧张局面,为该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用电保障。220千伏骆驼送变电工程于去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今年年底投产,项目总投资2.3亿元人民币,变电站位于秀峰区甲山街道肖家村。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桂林市区电网结构,提高市区供电能力和质量。
随后,刘君一行在市委二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会议,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协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难题。刘君与大家一同认真分析了110千伏清风送变电工程、220千伏骆驼送变电工程、220千伏宝象送变电工程、110千伏洋田送变电工程、110千伏挡村―栗塘线路2号和3号杆塔及220千伏侯寨―挡村线路82号杆塔、甲天下广场送变电工程、侯寨―大化线路改造工程等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破解难题的思路和办法,当即敲定了所有工程的实施方案,解决了项目建设中的规划选址、输送线路、土地供应等问题。
据桂林供电局负责人介绍,根据桂林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预计“十二五”期间桂林市用电量年均增长12.8%,到2015年全市用电量达149亿千瓦时,最高负荷298万千瓦。为确保“十二五”期间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供应,满足桂林建设特大城市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广西电网公司将筹资74亿元用于桂林电网建设和改造,新建1座、扩建1座500千伏变电站,新建7座、扩建4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建36座、扩建4座110千伏变电站,并实施相应的配套工程。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刘君说,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共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长期以来,电力部门为桂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在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中,电力部门采取非常措施,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全力保民生、保稳定,为夺取抗冻救灾全面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桂林历来高度重视电力电网建设,一直为电网建设付出最大的努力、倾注最大的热情,并与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桂林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电力事业发展,为电网建设提供便利和支持。
刘君表示,桂林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电力部门的强有力支持,电力事业发展也离不开所在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双方应该相互尊重,互相理解,真诚沟通,团结协作,为全面完成今年电网建设投资目标和任务创造良好条件。他指出,桂林是一座山水旅游城市,城市空间十分有限,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城市规划建设要求十分严格,希望电力部门充分考虑桂林城市的特殊性,遵循桂林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选址、送电线路等方面反复斟酌,选择最佳方案,维护桂林的城市景观和景区景点风貌。尤其是临桂新区和桂林世界旅游城的电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合理设计线路,大力实施电缆下地工程,在实现安全、高效供应电力的同时,为营造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品位作出贡献。
刘君要求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加强与桂林供电局的对接、沟通,将电网建设尽快纳入桂林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实现电力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协调、互相促进。他还希望电力部门全力支持桂林新兴产业发展,为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并大力支持风能发电。
临桂县、灵川县、象山区、秀峰区、叠彩区、七星区、雁山区等县区负责人,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工信委、环保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现场办公。
编辑:李晶 审核:黄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