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文章页

关于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情况的报告

http://www.gxrd.gov.cn    2013年11月28日 01:04      来源:广西人大网

关于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实施中期情况的报告

 

——2013年11月2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黄方方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情况,请予审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贯穿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五年规划,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五年规划,是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规划,如期完成《纲要》目标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在《纲要》实施时间过半之际,为了客观评价《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重大项目和政策举措等落实情况,全面评估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规划实施,根据人大常委会监督法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部署要求,2013年5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工作,制定评估方案,开展学习培训,深入基层调研,组织专家咨询,委托广西经济信息中心进行第三方评估,在网站开辟公众意见征集专栏,在此基础上起草形成《纲要》实施中期情况报告。
  一、总体进展情况
  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纲要》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即将《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将12个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市,并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年度计划,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分工,纳入自治区绩效考核。
  《纲要》实施两年多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纲要》实施总体进展顺利,大部分目标和主要任务达到了进度要求,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胜利完成《纲要》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纲要》提出了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4大类34项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18项,约束性指标16项,从实施情况看,达到进度要求的指标24项,基本达到进度要求的指标2项,占全部指标的76.5%。
  ——经济发展类,共10项指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7项指标达到进度要求,占比70%;工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城镇化率3项指标未达到进度要求,占比30%。
  ——科技教育类,共4项指标,其中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2项指标基本达到进度要求,占比50%;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项指标未达到进度要求,占比50%。
  ——资源环境类,共12项指标,其中耕地保有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减少、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9项指标达到进度要求,占比7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氨氮排放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减少3项指标未达到进度要求,占比25%。
  ——人民生活类,共8项指标,全区总人口、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达到进度要求。
  体现发展预期和主要依靠市场主体行为来实现的18项预期性指标,达到进度要求的有13项,占比72.2%;工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城镇化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项指标未达到进度要求,占比27.8%。
  自治区政府向人民群众庄严承诺和必须确保完成的16项约束性指标,达到进度要求的有13项,占比81.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氨氮排放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减少3项指标未达到进度要求,占比18.7%。
  (二)重大任务实施情况
  《纲要》提出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教人才、文化建设、公共服务、改革开放等方面的重大任务,从实施情况看,各项任务完成较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加强,生态建设成果丰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扎实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围绕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立足扩大内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保持了增长较快、效益提升的良好势头。
  经济增长超过预期进度。2011—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超过《纲要》目标1.8个百分点。2012年生产总值达到13035亿元,按2010年价格计算为11962亿元,完成《纲要》提出2015年目标15500亿元的77.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4%,超过《纲要》目标6.4个百分点,2012年财政收入181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8%,超过《纲要》目标6.8个百分点,两年半累计达到28381亿元,完成《纲要》目标的4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8%,超过《纲要》目标1.8个百分点,2012年达到4517亿元。控制通胀成效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2011年控制在5.9%,2012年下降至3.2%,2013年上半年回落到1.6%。
  2.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围绕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出台一系列做大做强做优工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政策措施,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7.5∶47.1∶35.4调整为2012年的16.7∶47.9∶35.4。
  工业主导地位增强。2012年工业增加值5279.3亿元,年均增长15.2%。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防城港钢铁基地获核准建设。实施千亿元产业、千亿元企业、千亿元园区“三个千亿元工程”成效明显。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产业由食品、汽车、冶金3个增加到8个,新增石化、机械、建材、电力、有色金属5个千亿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的企业从零增加到中石油广西分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柳钢集团4家;过30亿的企业由30家增加到53家,亿元以上的企业由1353家增加到2407家。柳州高新区(含柳州汽车城)晋升为国家高新区并成为首个千亿元园区,年产值过100亿元的园区由20个增加到37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0%,201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5.1%。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888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柳州、南宁、桂林、北海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以巴马为核心的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在全国影响力提升,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较快发展。柳州、桂林市成为国家级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试验区。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2012年农业增加值2172亿元,年均增长5.2%。实施“339”特色农业产业化工程取得进展,蔗糖、畜禽、速丰林3个千亿元产业和粮食、水果、蔬菜3个五百亿元产业培育壮大,蚕茧、草食动物、奶水牛、中药材、非粮生物质原料、优势水产品、油茶、花卉、农业生态旅游9个百亿元产业发展良好。2012年,粮食总产量1484.9万吨,比2010年增长5.1%;甘蔗产量7829.7万吨,增长10%;肉类总产量411万吨,增长6%;蚕茧产量31.6万吨,增长19.3%。糖料蔗、蚕茧、木薯、速丰林、水牛奶等产品产量继续稳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97家,带动约三分之一的农户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服务业平稳增长。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4615亿元,年均增长10.2%,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物流及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9.6%,玉柴物流成为全国5A级物流企业,4A级物流企业4家,3A级6家,在建运营和规划建设的物流集中发展区200多个。截止2012年底建成农家店16644个,覆盖93.4%的乡镇和83.2%的行政村。2013年上半年各类金融市场主体达550家,2012年末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6和1.24万亿元,分别是2010年末的1.35倍和1.38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规划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北部湾滨海、巴马养生长寿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加快,4A以上景区达到94家,居全国前列,2012年旅游总收入1660亿元,年均增长29.9%。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国内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带动会展服务业加快发展。三网融合取得新进展,3G网络覆盖全区重点乡镇以上区域,中国联通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语言、数据、互联网等工程,南宁区域性国际通信出入口局等项目开工建设。桂林、柳州、玉林获批为国家家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南宁、柳州、贵港列入国家“智慧城市”,桂林国家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展良好。
  3.“两区一带”协调发展
  颁布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十二五”规划和西江经济带、桂西资源富集区、柳来河一体化发展等区域规划,印发实施广西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力推动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研究制定支持区域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两区一带”格局更加鲜明。
  北部湾经济区龙头带动力提升。2012年,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生产总值累计达到4269亿元,年均增长14.4%,占全区比重由2010年的31.8%提高到32.8%;财政收入713亿元,年均增长27.2%,占全区比重由35.9%提高到3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14亿元,年均增长27%,占全区比重由35.6%提高到35.7%;广西北部湾港吞吐量由11923万吨增加到17438万吨,年均增长21%。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和北海出口加工区初步建成并发挥效益,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马钦州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加快建设,同城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了以石化、冶金、电力、电子信息、新材料、林浆纸、铝加工、粮油食品等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我国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潜力最大的新增长区域之一。
  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列入2013年国务院批准的区域规划审批计划,标志着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西江经济带生产总值7629亿元,年均增长11.1%,占全区比重58.5%;财政收入1050亿元,年均增长17.5%,占全区比重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06亿元,年均增长19%,占全区比重61.5%。西江黄金水道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以沿江重点城市为节点,初步形成了汽车、冶金、食品、机械、有色金属、建材、电子信息和物流、旅游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桂东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
  桂西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加大。桂西资源富集区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明确支持建设的8个资源富集区,国家将启动编制左右江革命老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桂西资源富集区也将纳入国家战略。2012年,桂西资源富集区生产总值1778.5亿元,年均增长6.8%。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河池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南崇经济带成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重要组成部分,铝、锰、有色金属、制糖、能源、红色旅游、边境贸易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颁布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了各县市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财政转移支付覆盖全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各项配套政策加快制定。编制实施柳来河、南北钦防玉崇百、梧玉贵、桂贺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4.城乡建设稳步推进
  制定出台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决定和一系列配套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农村面貌不断改善。
  城镇化进程加快。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43.5%,比2010年提高3.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8个百分点。南宁市建成区人口达到250万,柳州市超过150万,桂林市达到100万,50—100万的城市4个,20—50万的城市11个,10—20万的小城市23个,10万以下的小城镇646个,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城镇体系。南宁五象新区、柳州柳东新区、桂林临桂新区、梧州苍海新区等城市新区建设进展顺利,北部湾城市群成为全国重点培育的国家级城市群,桂东南、桂中城镇群成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区域,桂北城镇群和右江河谷、黔桂走廊、桂西南、桂东北城镇带建设顺利推进。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力增强。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和城乡风貌改造,实施村镇规划集中行动,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2年,全区乡镇油路通达率99.8%,建制村通公路率99.9%,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60%,两年提高11.5个百分点,解决了750.3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解决21万户、约74.5万人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实现6.65万个20户以上、2.28万个20户以下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建设完成594个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村屯。南宁、玉林、桂林、柳州、百色、钦州等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5.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坚持交通优先发展,编制实施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专项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增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综合交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一轴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络和“四横六纵六支线”高速公路网络逐步形成,基本实现了由全国交通末梢向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转变。
  ——铁路。2012年末铁路营运里程3580公里,比2010年增加380公里,完成《纲要》任务的71.6%。建成沿海铁路南宁至钦州、钦州至防城港段,湘桂铁路永州至桂林段,田东至德保至靖西铁路等。加快建设贵阳至广州、南宁至广州、云桂、黎塘至钦州、湘桂柳州至南宁电气化改造、岑溪至罗定等铁路。黎塘至湛江电气化改造、合浦至湛江、河池至南宁铁路项目建议书获国家批复。黄桶至百色、柳州至肇庆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公路。2012年末公路总里程10.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83公里,分别比2010年增加6124公里、309公里,分别完成《纲要》任务的93.9%和48.1%。建成宜州至河池、六寨至河池、柳州至南宁路面改造、钦州至崇左、玉林至铁山港、六景至钦州港、兴安至桂林等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桂林至三江、河池至都安、防城至东兴、南宁外环、梧州至贵港、百色至靖西、靖西至那坡、三江至柳州、麦岭至贺州、桂平至来宾至马山至平果、柳州至武宣、靖西至龙邦、贵港至合浦、崇左至靖西、梧州至柳州、梧州环城等高速公路。批复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可研,河池至百色、荔浦至桂林、经贵港至隆安至硕龙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水运。2012年末广西北部湾港吞吐能力1.6亿吨,其中集装箱355万标箱,分别比2010年增加3700万吨和225万标箱,分别完成《纲要》任务的47.6%和88.8%,建成钦州港30万吨级航道、防城港20万吨级航道、防城港18—22号泊位、钦州港勒沟作业区散杂码头、钦州港大榄坪3—8号泊位、北海铁山港1—4号泊位等工程;加快建设钦州30万吨级航道进港支航道、国投钦州煤炭码头、防城港云约江南作业区1—4号泊位、防城港钢铁基地专用码头、北海铁山港5—10号泊位等项目。内河港口吞吐量9435万吨,年均增长19.1%,完成《纲要》任务62.9%,建成桂平二线船闸、柳江Ⅳ级航道、柳州阳和港区码头、来宾港宾港作业区二期、梧州港李家庄三期、贵港猫儿山作业区二期等工程;加快建设南宁至贵港Ⅱ级航道、崇左至南宁Ⅲ级航道、贵港枢纽二线船闸、柳州鹧鸪江6—9号泊位、梧州紫金村码头等项目。
  ——机场。2012年民航旅客吞吐量1430万人次,比2010年增加229万人次。南宁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700万人次,跻身全国大中型航空港行列。南宁机场新航站区、河池机场建设加快。南宁机场开通11条通往东盟的国际航线。全区机场国内外航线总量达到182条,通达国内外56个城市。
  能源。2012年末发电装机总容量3037.5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504.2万千瓦,完成《纲要》任务的74%。其中水电装机1536.5万千瓦,新增42.6万千瓦;火电装机1491万千瓦,新增451.7万千瓦;风电装机新增10万千瓦。南宁电厂、贺州电厂、合山“上大压小”1号机组建成投产,鹿寨热电联产、岩滩水电站扩建、北海LNG接收站、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送电广西300万千瓦直流工程等项目核准建设,防城港电厂二期、合山“上大压小”2号机组等项目待核准,钦州电厂二期、永福热电联产、钦州热电联产、神华北海电厂等项目获国家批复“路条”,国投北海电厂二期、华能百色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防城港红沙核电一期加快建设。桂林金紫山、玉林大容山风电场和北流生物质发电建成投产,富川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南宁华南城分布式能源等项目加快建设,防城港红沙核电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一批骨干电网和送变电工程建成或加快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广州—南宁支干线实现通气,结束了广西无管道输送天然气的历史,中缅天然气管道广西段、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建设加快。北海至南宁、南宁至百色、南宁至柳州成品油管道建成投产。
  水利。深入推进重大水利、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海河堤防、防汛预警预报、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水利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建成梧州旺村水利枢纽等项目。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桂中治旱乐滩引水灌区一期加快建设,开工建设瓦村水利枢纽、鹿寨古偿河水库、宾阳清平水库补水、邕宁防洪、梧州和柳州市滨江防洪堤等项目。大藤峡水利枢纽、百色水利枢纽二期、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二期、邕宁水利枢纽、落久水利枢纽、洋溪水利枢纽、左江治旱工程驮英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累计新开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78座、建成1613座。2012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431,达到《纲要》进度要求。
  市政设施。统筹推进城镇道路、桥梁、通信、邮政、供电、给排水、供气、消防、园林、绿化、环卫等设施建设。建成南宁至武鸣城市大道、柳州外环、桂林临桂新区路网、钦州北部湾大道一期、北海城市主干道改造等工程。南宁轨道1号线、南宁英华大桥等工程加快建设。2012年全区市政道路总里程11501公里,比2010年增加921公里;城市桥梁1370座,同比增加40座;燃气普及率85.1%,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6.生态建设成果丰硕
  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编制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防灾减灾等专项规划,出台“十二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保持和扩大“山青水秀生态美”的品牌优势。
  节能减排。2012年万元GDP能耗0.7656吨标煤,比2010年下降7.76%,完成《纲要》目标的51.7%,2013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2%。两年共淘汰小火电4.9万千瓦、炼铁1万吨、炼钢62万吨、铁合金45.4万吨、水泥1933.9万吨、造纸56.7万吨、酒精1.5万吨、淀粉0.4万吨和皮革8万标张。截至2013年6月底,完成20家制浆造纸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工程,完善60家淀粉企业废水处理设施;新建污水厂4座,新增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43.5万吨;完成440项规模化畜禽养殖减排工程。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分别完成《纲要》目标的44%、150.6%。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由2010年的60.6%、61.78%提高到2012年的70%和89%。
  循环经济。制糖、铝业、钢铁、锰业、火电、建材、林产、化工等重点产业全面推行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和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所有糖厂实现热电联产,制糖业循环经济居全国前列。90%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余热发电,桑蚕资源多层循环利用新型产业链初步形成。梧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园区成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南宁成为全国首批餐厨废旧物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南宁、钦州、梧州被列为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玉林龙潭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园区、玉柴再制造工程推进顺利。合山市、贺州平桂管理区等资源枯竭型城市加快转型。
  环境保护。2012年,14个设区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达361天;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97.2%,珠江水系国控断面水质好于Ⅲ类比例达100%,地表水整体水质优良。重金属污染防治效果明显。14个设区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8.7%。近岸海域水质保持良好,海水功能区达标率90.9%。南宁、柳州市率先向社会发布PM2.5监测数据。噪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辐射水平正常。
  生态建设。2012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1.4%。列入全国木材战略储备基地试点省区。设立25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7个自然保护区、20个国家森林公园、7个国家地质公园。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46.21平方公里,治理坡耕地10.6万亩,在65个县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石漠化减少面积全国第一。沼气池入户率49.3%,比2010年提高2.9个百分点。南宁、柳州、桂林、百色、北海市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南宁、柳州、梧州、玉林、贺州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
  7.科教人才全面加强
  认真落实科教兴桂和人才强桂战略,编制实施科技、教育、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启动实施第五轮科技创新计划、教育改革发展“双十工程”和人才培养发展工程,科教人才事业蓬勃发展。
  科技创新。2012年科技研发投入97.2亿元,比2010年增长54.6%,占GDP比重0.7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0.56件,比2010年提高0.27件。实施千亿元产业“350”重大科技攻关工程项目354个,建设23个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125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自治区创新型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423家。牵头建设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促进我国与东盟科技交流合作。
  教育。2012年教育经费总投入589亿元,年均增长22.3%;义务教育巩固率8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分别比2010年提高3个、7个和5个百分点。教育改革发展“双十工程”项目全部启动,2012年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4046所,新增校舍面积263.3万平方米,建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2所、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70所,教育实训基地126个。资助家庭困难学生303万人次。解决37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45万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在41个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人才。两年新增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10个,总数达42个;新增博士后流动站4个,总数达16个。107位八桂学者、特聘专家选聘工作顺利完成。稳步推进留学回国人员管理、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
  8.文化发展繁荣进步
  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编制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快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发展。
  公民文明素质提高。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扎实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舆论净化等活动,集聚社会正能量,形成社会良好风气。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12年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6.1%和97.7%。建成广西规划馆、美术馆、民族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工程,新建扩建50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百家博物馆建设计划顺利实施。建成116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892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家书屋覆盖所有行政村,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18.9万场。灵渠、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海上丝绸之路、侗族村寨进入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37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文化产业加快发展。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60亿元,比2010年增长44%,占GDP比重2%。广西文化产业城、广西体育中心二期、保利(桂林)文化产业园、柳州柳东城市文化综合体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开工建设,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1家,5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动漫企业,6家企业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一批优秀文化剧目获国家级大奖。广西演艺集团等一批文化企业转企改制顺利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合作与交流深入推进。
  9.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编制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社保、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人口计生、扶贫开发等专项规划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扎实做好每年为民办实事工程。
  医疗卫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医改五项重点工作和地方三项特色医改项目成效明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进一步完善,艾滋病攻坚、地中海贫血防治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增强。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建立健全。2012年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病床数、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达到29.9张、42.1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0.9张、1.8人;孕产妇死亡率16.51/10万,婴儿死亡率5.54‰,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8‰左右,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就业。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两年半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3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1万人次。所有地级市城区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1000元以上。
  社会保障。2013年6月末,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22.9万人、1018万人、245.9万人、315.7万人、262.7万人,分别比2010年末增加73.6万人、82.8万人、7.5万人、80万人、44.2万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99.1%,实现《纲要》目标;新农合参保人数4078.7万人,参保率98.9%。城镇和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达到50万人和334万人。
  保障性住房。两年半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3.8万套,完成《纲要》目标的70.9%,解决了300万户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改造农村危旧房49.1万户,率先在西部地区实施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
  居民收入。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243元、6008元,年均分别增长11.6%、15%,保持与经济同步增长。
  扶贫开发。编制实施《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广西实施规划》等重大规划和政策文件,启动实施30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兴边富民行动。两年半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扶贫资金12.83亿元、产业扶贫资金8.52亿元、水库移民资金17.07亿元、各项扶贫贷款62亿元,异地扶贫搬迁10043户共50037人,新建水库移民新村1033个。
  10.改革开放扎实推进
  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编制实施专项规划,出台年度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提高。
  深化改革。扎实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自治区和设区市719项管理权限下放到县级,启动实施22个扩权强镇试点和10个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初步建立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制定自治区对市县均衡性、民族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办法,推进资源税改革、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金融改革扎实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和各类投融资基金加快发展。实施居民阶梯水价和电价,14个设区市设立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和60家小水电企业上网电价。社会管理创新步伐加快,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重大灾害和公共管理应急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应急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扩大开放。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论坛等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中国—东盟合作“南宁渠道”作用进一步凸显。东兴国家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加快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马中关丹产业园启动实施,开创了“两国双园”国际合作新模式。与世界30个国家建立73对国际友好城市。桂港、桂澳、桂台合作不断深化。参与泛珠三角、大西南、长三角等区域及省际合作成效突出。2012年进出口总额294.7亿美元,其中出口154.7亿美元,分别年均增长29%、26.9%,分别完成《纲要》目标41.6%、40.8%。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年均增长11%。
  (三)重大项目实施情况
  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建立完善重大项目统筹推进有效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截至2013年6月底,纳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1023项,总投资21476亿元,已有751项进入实施阶段,占比73.4%;268项实现竣工投产或部分竣工投产。重大项目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规划目标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带动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两年半来,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820亿元,在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带动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万亿元大关。
  ——推动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实施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304项,完成投资2377亿元。其中交通127项,完成投资1625亿元;能源60项,完成投资322亿元;水利24项,完成投资78亿元;市政设施93项,完成投资353亿元。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重大项目314项,完成投资1693亿元。其中有色金属、汽车、机械、建材、石化、电子信息、食品、造纸与木材加工等千亿元产业项目196项,完成投资1204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30项,完成投资203亿元;商贸流通、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73项,完成投资277亿元;特色农业15项,完成投资近10亿元。
  ——促进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实施社会事业及民生重大项目102项,完成投资668亿元。
  ——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生态环保及节能减排项目31项,完成投资82亿元。县城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13753吨/日,污水处理能力372.75万吨/日。
  ——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围绕《纲要》目标任务,加强项目论证,实行动态跟踪、滚动增补,补充完善“十二五”重大项目库,储备重大项目4611项,总投资达到39840亿元。
  二、《纲要》实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纲要》实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部分目标未达到预期进度要求
  《纲要》34项主要目标,未达到进度要求的有8项,占比23.5%,经济发展类3项未达标,主要是工业、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城镇化率等结构性指标,这反映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还不够快,工业化城镇化任务仍艰巨繁重。科技教育类2项未达标,主要是研发经费支出比重和发明专利拥有率,这反映我区科技基础比较薄弱,研发能力不强,仍然是我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瓶颈制约。资源环境类3项约束性目标未达标,主要是二氧化碳、氨氮、氮氧化物减排任务未完成,这反映节能减排仍然是当前我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从需求结构看,2012年投资率比2010年提高2个百分点,消费率下降1.6个百分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相当GDP水平96.9%,比2010年上升14.8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仍过于依赖投资拉动。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偏高,2012年为16.7%,仅比2010年下降0.8个百分点;工业虽然年均增长15.2%,但工业比重仅提高了0.2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连续两年未达到进度要求。从要素投入结构看,科技投入、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指数均居全国偏下水平,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赖资源消耗和劳动力投入增长带动。从区域结构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规模占全区比重两年仅提高1个百分点,2012年为32.8%,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占45%左右的目标相差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突出。
  (三)转型升级步伐不够快
  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偏低,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不够强。我区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占工业比重达70%,工业仍然主要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传统产业增长,这些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巨大压力,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仅占全国比重0.85%,消费型工业比重偏低,产业链条短,在全国有影响的优势产业集群少,这些都表明工业转型进展不够快。城镇化水平虽然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但2012年仍比全国低9个百分点,差距仍然没有明显缩小,而且相当一部分是依靠撤乡改镇行政区划调整的结果,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和人口持续增加,土地、能源、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以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加上“两高”行业增长仍然较快,节能准入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尚不健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前两年二氧化碳、氨氮、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减排未完成目标任务,非重点防控区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不减反增。相继出现了河池龙江、贺州贺江重金属污染恶性事故,造成了不良影响。后三年节能减排的形势更趋严峻,特别是国家即将实施能源消费强度与消费总量“双控制”机制,对我区经济发展的倒逼和约束将进一步显现。
  (五)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繁重
  主要表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我区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与全国的差距仍然较大,如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高等教育入学率分别比全国低9个、6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病床数、卫生技术人员分别比全国水平低3.2张、3.7人,一些指标的差距还在扩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机制尚待健全,城乡、区域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2012年末全区贫困人口仍有755万人,占全国比重7.6%。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差距扩大,2012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86.5%、75.9%,分别比2010年下降2.8个、0.9个百分点。生产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等事件时有发生,平安广西建设仍面临较多困难和问题。
  (六)投资和项目建设难度加大
  我区仍处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阶段,投资作用仍然十分关键。当前,受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约束强化、预期收益下降、融资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投资和项目建设难度进一步加大,前两年基础设施投资年均仅增长15.7%,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个百分点,其中铁路投资年均下降1.8%。此外,用地紧缺、征地拆迁难等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加上国家放缓新开工项目审批节奏、审批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不强等因素,一些列入《纲要》的重大项目无法如期开工,一些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缓慢,甚至久拖不决,给投资和项目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此外,重点领域改革相对滞后,创新活力不够强,规划实施机制不够健全,规划立法薄弱,导致规划实施合力不强,影响了规划实施效果。
  三、推进《纲要》实施的对策举措
  两年多来的实施情况表明,《纲要》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正确的,规划实施进展总体顺利,但未来两年多《纲要》实施的任务仍相当艰巨和繁重。
  当前,我区发展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仍处在低迷徘徊和缓慢复苏的状态,对我国的影响持续加深。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发展“换挡期”,未来经济将由高速增长转入平稳增长,发展导向更加突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区内看,尽管我区发展的速度仍然相对较高,但经济下行的趋势明显,2011年经济增长12.3%,2012年增长11.3%,2013年上半年仅增长10.2%,维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要素在减弱,这给完成《纲要》的目标任务带来了更大压力。
  总的看,未来一个时期我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困难中蕴含新的发展机遇。一是中央明确要求广西建设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这是新时期赋予广西新的重大使命;二是珠江—西江经济带、桂西资源富集区即将纳入国家战略,这是继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机遇,国家战略将对广西“两区一带”实现全覆盖;三是我国与东盟致力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处在东盟最前沿的广西将直接受惠受益;四是我国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将进一步激发我区发展的潜力与活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进一步推进《纲要》实施,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关键是要围绕基本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着眼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四化同步”为着力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紧紧抓住工业发展这个“牛鼻子”,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发展的决定》,全力抓好实施全产业链、滚动发展、开放引进“双轮驱动”、创新驱动和服务业提升四项战略,全面推进“1131工程”和“十大行动计划”,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完善工业布局,增强工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统筹推进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和城镇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多元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加大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和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以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为着力点,打造广西经济升级版
  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抓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这一中心环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广西经济升级版。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加快实现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加快推动工业结构从资源型工业向加工制造业、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延伸,逐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加快用现代物质装备、现代技术和管理改造传统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完善相关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促进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互动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
  (三)以“双核”驱动为着力点,完善“两区一带”布局
  紧紧抓住“两区一带”实现国家战略全覆盖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推动沿海沿江率先发展,加快桂西资源富集区开发,实现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坚持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深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产业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开放合作体系、新型城镇体系和绿色生态安全体系,联合粤琼两省共建环北部湾城市群,如期建成我国沿海重要增长极,成为战略支点新引擎。充分发挥西江经济带上联滇黔湘、下达粤港澳纽带作用,深化粤桂合作,加快建设综合交通大通道、现代产业集聚带、新型城镇拓展带、生态文明示范带、开放合作引领带、幸福和谐宜居带,建成我国东西部合作发展的合作示范区。积极推进桂西资源富集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合理开发优势资源,推进沿边开发开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探索老少边山穷地区加快发展新路子,推进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四)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建设“美丽广西”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广西”。继续强化节能减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和重点节能工程建设,积极研发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着力抓好制糖、冶金、石化、能源、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利用产业。抓好重点流域污染环境工作,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继续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延伸扩展到重点镇和乡村,深入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深入实施“绿满八桂”、退耕还林、珠防林、海防林、生态公益林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积极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五)以扩大开放为着力点,提升服务西南中南开放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合作迈向“钻石十年”的历史性机遇,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合作战略,发挥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合作论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重要平台,以及“南宁渠道”机制作用,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欧美日韩、拉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着力建设沿边开放新特区和沿海开放新平台。深入落实内地与港澳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深化桂港、桂澳合作,拓展桂台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加强与泛珠三角、大西南、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合作,以及粤桂合作等省际合作,扎实推进央企入桂、民企入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提高开放合作水平,以开放合作推动形成战略支点。
  (六)以深化改革为着力点,激化发展内在活力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积极稳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通过深化改革持续释放发展红利。鼓励引导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各级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确保完成《纲要》提出的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任务。
  (七)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着力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等发展水平,促进资源优化、公平配置和均等化发展。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与培训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的相互衔接,加快实现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跨区域转移接续办法,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和人口计生工作。继续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多渠道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切实加强生产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等监管,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八)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夯实发展基础后劲
  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合理拉动。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在建重大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如期竣工发挥效益。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大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建立完善重大项目责任机制、联合审批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取消和下放审批核准权限,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谋划和筛选重大项目,做好项目储备,保持重大项目建设连续性,为“十三五”规划项目建设打好基础。
  关于《纲要》指标调整问题。从历个五年规划执行情况看,少数指标达不到要求属于正常状况。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纲要》指标暂不作调整,未达到进度要求的3个约束性指标,要采取坚决措施确保完成;未达到进度要求的5个预期性指标,要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完成。

 

编辑:宋江波  审核:林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