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审议 直击问题 让监督更具实效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侧记
http://www.gxrd.gov.cn 2014年11月28日 10:39 来源:广西日报
■核心提示
举行联组会议,是加强人大监督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自治区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情况、关于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和关于我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情况三个工作报告。11月26日下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召开联组会议,对三个报告进行集中审议。
这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多年来第一次采用联组会议的形式对专项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社会高度关注的这三个报告,畅所欲言展开热烈讨论。大家都有什么真知灼见?
聚焦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政府“自我革命”,也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从2000年至今,自治区先后开展了7次大规模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不断加大精简和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力度,先后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695项、下放223项、调整224项。
当前,我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遇到哪些瓶颈?如何进一步推进?今年6月至8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就“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分赴南宁、柳州、桂林、防城港、贺州、河池、崇左等7市及部分县(区)、乡镇,通过召开汇报会、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单位、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行深入调研。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韦以明说:“在调研中,部分企业、群众代表向我们反映,感觉审批事项下放取消还是不够解渴,办事难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希望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从发挥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作用层面,来推动政府持续深化改革。”
在联组会议上,常委会委员刘耀龙第一个发言。他开门见山地说:“法治的核心是治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关键是要舍得‘割肉’放权。”他提出,要与时俱进,从严掌握行政许可设定标准,从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并及时取消长期无人申办的审批事项。
“软硬件建设的不到位,导致基层承接下放权限有时‘接不住’‘接不好’‘接不了’。比如自治区人大的调研报告反映的质监部门下放了‘进口计量计具检定’事项,但部分县级质监部门没有精密检定的设备,无法承接。”常委会委员黄志伟坦诚直言,列数据、摆实例,条分缕析,话语颇具“辛辣味”。
“政府虽然着力抓了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取消、下放等工作,但对作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的中介服务没有跟进规范。建议自治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关规范和监管办法,并大力扶持和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常委会委员黄荣明查问题、找对策,恳切陈言,就改进工作提出了建议。
自治区编办主任谢志刚听了常委会委员的审议后,对记者说,委员的审议戳中了当前改革的核心点,并表示:“我们将着力从几个方面下功夫,加以改进和推进。一是要继续加大清权和放权的力度,着力在提高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含金量上下功夫。第二要确实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确保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有人管有人抓。第三是要整合取消前置条件,减少交叉。第四是加强培育和服务中介组织,为中介组织的发展创造宽松良好的条件。”
聚焦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审议过程中,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既肯定了自治区政府部门的工作业绩,也直陈他们工作中的不足。
大家认为,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特别是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后,我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扶持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非公有制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已占全区经济总量一半以上,成为支撑全区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浙江、江苏、广东等东部发达省份相比,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制约发展的问题不少,如政务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配置瓶颈较多,一些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的缺乏配套实施细则,难以操作和落实等。
“目前民间投资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准入较难、收费较多、融资较贵,建议扩大投资领域、切实减少收费、拓宽融资渠道、营造法治环境,更有力地激活民间投资。”常委会委员章远新就我区民间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周卓新委员也认为:“非公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和困难:一是政策落实难;二是服务环境差;三是集聚、培养和留住人才困难;四是用地、融资难。”
常委会委员分别就拓展非公经济发展空间的政策支持、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机制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对除法律法规明确限制以外的非公有制企业投资,放宽经营范围、投资资质等准入条件,使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平等享受‘非禁即入’待遇”。
——“适当缩小行政审批范围,减少相应寻租和腐败空间,把项目的核准制改为备案制,把原来合同章程的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按照国家的部署要求,尽快研究我区实施普遍性降费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提高收费政策的透明度,……实行目录清单管理,适时对外公开,清单外的收费一律取消。”
——“对非公有制企业信用记录形成收集、评价、公布机制,建立企业综合信用档案,为贷款融资创造信用条件。”
“与以往的审议方式不同,联组会议审议更直接、交流更充分,我们获取的意见建议也更深入。当然,感受到的压力也更大。”这是列席会议的自治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普遍感受。
聚焦三: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
基层环保问题,深受全社会关注。但基层环保能力建设仍较薄弱,机构不完善、人员编制偏少、经费缺乏保障等问题较突出。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是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针对存在的问题,常委会委员纷纷提出建议。
“要进一步盘活编制存量,调剂人员编制;加大投入,确保基层环保能力建设经费,建立自治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基金,支持各县环保能力建设;提高基层环保管理能力和水平。”“要积极探索推进综合执法,比如说噪声污染纠纷,建议由自治区政府层面来制定推进综合执法相关规章。”“建议积极探索农村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的长效模式,明确设施运行维护的管理主体、资金来源、管护人员和相关制度要求,推进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市场化、社会化……”常委会委员黄振东、曾涛在发言中表示,希望环保部门以提高基层环保能力建设为抓手,建设美丽广西、生态广西,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加洁净卫生的环境。
两个多小时紧张热烈的审议,自始至终吸引着全场与会人员的目光。这次联组会议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充实监督内容、丰富监督形式、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的一次探索和实践。与会人员都表示,此次审议的三个报告针对性很强,抓住了广西改革发展中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厅长檀庆瑞说:“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们的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给我带来了不小的触动。我想,这必将促进人民政府特别是环保部门加大对基层能力建设的投入。”
“这种集中审议的方式,便于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深入讨论,充分交流,形成共识,提高审议的质量;也便于政府部门当面听取意见,更好地改进工作,这是我们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提高会议审议质量的重要举措。”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陈立生说,“这次联组会议的效果很好,我们今后还会继续坚持。”
根据监督法的规定,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将会原汁原味整理成常委会审议意见,转自治区政府研究落实,自治区政府在三个月内向常委会报告审议意见办理情况。
(许丹婷)
编辑:李欣颖 审核:林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