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询问 >文章页

尹建国委员询问职业教育发展问题

http://www.gxrd.gov.cn    2015年05月29日 16:21      来源:广西人大网

尹建国委员询问职业教育发展问题

尹建国委员询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黄方方回答。

 

  5月26日下午,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结合审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对我区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会上,尹建国委员就如何发挥广西优势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行询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黄方方作出回答。

 

尹建国委员询问:

  职业教育对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请问在“十三五”期间,如何发挥广西优势,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黄方方(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答:

  一要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职业教育既具有教育属性,也具有市场产业属性,因此,在自治区“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把职业教育融入我区经济社会战略大局中统筹发展。重点优化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和院校专业布局,争取实现中职和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高职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50%以上,职业院校布局趋于合理;重点推动职业教育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努力实现全区301所中等职业教育、37所高等职业院校全部基本达标;重点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更加紧密,专业对口产业覆盖率达到100%,实训基地骨干专业覆盖率达到80%;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提高。规划到2020年,力争能够基本建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教普教沟通,与产业发展相匹配、与扶贫富民相适应的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要构建符合广西发展特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经过两轮职教攻坚,我区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合格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体系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区职业教育发展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构建符合广西特点的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一是优化布局结构,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区域性合理布局。二是完善层次结构。努力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总体保持大体相当,高职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重点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型技术型高校转型。三是搭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立交桥”,有效推进中职教育和高职专科教育、中职教育和高职本科教育、高职专科教育和高职本科教育相衔接,推进中职、高职专科和高职本科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

 

  三要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联动机制。“十三五”是我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产业结构转型的时期,职业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同步发展,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更新换代和创新创业的时代需求相契合,特别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流动,应该与产业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一是加强研判,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二是加大投入,加快符合产业发展特色院校建设。围绕产业特点,规划重点支持建设100所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20所示范特色高等职业院校,6所普通本科转型发展示范校,450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实训基地”,重点培育10所优势突出的职业院校跻身国内同类院校一流行列。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建立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联动协同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内容,让产业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变化发展的无缝对接。四是整合资源,推动综合性、集团化办学。支持14个设区市基本建成各具特色、定位明确的城市职教园区。谋划建设南宁首府、柳州工业、崇左国门、桂林旅游等职教园区,重点支持建设柳州汽车、桂林旅游、广西农业、广西工业、广西商务等20个示范性职教集团。

 

  四要激发办学活力和服务能力。一是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拓宽办学筹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投入职业教育,鼓励引进国(境)外资金发展职业教育。二是完善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机制,研究出台自治区职业教育促进办法。三是改进职业院校人事管理制度。研究出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促进政策;提高职业院校收入分配自主权,支持学校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取得合法收入,按照有关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四是建立扶贫富民服务机制。探索建立扶贫开发和职业教育资源统筹机制,多部门联合建立100个职业教育扶贫培训基地,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五是创新服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谋划建设40个集民族工艺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孵化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六是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机制。

 

  五要深化职业教育开放合作。一是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二是建立职业教育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加强与粤港澳台职业教育合作,加快推进建设桂港职业教育中心。三是研究职业教育区域合作新模式。支持境外办学,为国家和自治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覃斌)

编辑:覃斌  审核:李欣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