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文章页

代表“声音”:关注农村教育旅游扶贫等

http://www.gxrd.gov.cn    2017年01月12日 15:46      来源:广西新闻网 2017年1月12日

  11日,出席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的人大代表们陆续抵达南宁报到。在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将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行职责。

  那么,代表们准备了哪些议案或建议?关注了什么问题?广西新闻网全媒体报道组采访多位人大代表,听听代表们发出哪些“声音”。

 

  苏明芳代表:用自然风光和京族文化助力村民脱贫

 

  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氵万尾村地处自然环境优美,民族风情荟萃的京岛风景名胜区,近年通过旅游扶贫的方式促进村民致富,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5-10月旅游旺季时,氵万尾村村民通过经营各种产业,收入高的农户可达5-7万元。”京族人大代表苏明芳接受广西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氵万尾村将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农家乐旅游管理力度,打造京族文化旅游品牌,以吸引更多游客。”

 

  周红梅代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办学质量

 

  随着城市教育发展越来越快,群众对于优秀教师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加上“二孩”政策全面实行,未来很可能对现有的教育资源带来压力。对于教育行业的这一问题,自治区人大代表周红梅表示忧虑:“目前城市中有编制的教师相对较少,大多是‘编外’老师,而‘编内’‘编外’的薪酬待遇差了一大截,很难留住人。”为此,周红梅呼吁政府能给予学校更多的教师编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多渠道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贾茜萍代表:加大民族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力度

 

  在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大苗山,人们自古以来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很多妇女都会苗族手工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珍贵的技艺被越来越多人遗忘了。贾茜萍代表对此尤为关注。她建议,各级政府把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补贴和专项资金纳入相关条例、列入地方财政预算,让“非遗”进校园,在发展民族特色旅游时注重加强“非遗”文化的宣传和利用。

 

  覃建勇代表:“量体裁衣”扶真贫

 

  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身的广西,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如何保证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准确,扶贫工作真正做到“量体裁衣”呢?覃建勇代表建议:根据贫困户致贫的不同情况,可以分别采取安排就业、技术扶持、资金支持等不同的形式,使得精准脱贫工作更有成效。

 

(全媒体报道组/文)

 

 

初审:谢欣哲 二审:谢欣哲 主审:黄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