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实体经济发展被摆在突出位置
http://www.gxrd.gov.cn 2017年01月14日 16:18 来源:《南国早报》2017年1月14日
31页纸的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每一条都是有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干货。作为接下来这一年工作的指挥棒,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出了广西2017年的发展将在哪些方面发力,以及这些发展的成果又将如何惠及民生。
脱虚向实,实体经济放第一
“大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工作安排”中,第一条就是讲实体经济。“这表明,实体经济的发展再一次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广西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姚华分析说,这是符合广西实际情况的。广西还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只有工业化和城镇化才是发展的主流,不能偏离了轨道。过去也曾经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虚拟经济等,“但根据广西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还是只有回归制造业、回归实体经济发展,用实体经济才能带动整个广西的经济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报告里提到的措施也都很“实”,“比如推进糖、铝、机械、冶金等产业的二次创业;推进‘4个100’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加快化工、有色金属等企业‘退城入园’等。还有特色农业、健康养生产业、物流业的发展等,也都是围绕实体做文章”。
深化改革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如何让实体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得到支持?报告里提到多项举措深化改革优供给,具体实在。
在千方百计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这些措施中,很有广西特点的一条就是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如果把百色的铝粉拉到新疆去冶炼,然后再拉回百色,生产成本仍然低于广西本地。为什么?因为广西的电力生产成本太高,这是许多用电大户企业心中的痛。为了节省成本,不少企业宁愿将原材料长途运输到用电成本更低的周边省份进行生产。
“广西的电力体系比较特殊复杂,多级电网并存,这造成了整个电力供应成本很高。”姚华表示,只有深化广西电力体制改革,降低电力成本,广西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才能被消除掉,实体经济才能“起来”。
因此报告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实施输配电价改革,建立输配电价体系。放开售电市场,推进售电侧改革,允许售电公司参与市场化交易。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力争电力市场化交易达到全社会用电量的20%。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017年整个工作的基础就是“发展”,代表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我区的GDP增长将由2016年的7.3%,提高到2017年的7.5%。自治区党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陆义敏表示,有了发展的目标,如何谋划发展,如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民生,是工作报告里的重点。
“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中一个关键词。“今年要力争开工建设南宁至崇左的城际铁路,加快建设贵阳至南宁高铁”——这标志着广西还未拥有高铁的崇左、河池,融入“高铁时代”在望。除了高铁的亮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开工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工程和5号线一期工程、争取开工柳州城际轻轨项目,也让这两个城市的居民有了更多期待。
“为民办实事工程这项工作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已经出现多年,去年投入的资金是525亿元,今年‘加码’,达到540亿元。这些都表明,经济发展最终要实现的,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另外,姚华认为,将“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推行重大民生事项民意调查制度”等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说明政府在推进听取民意方面的力度和决心,老百姓可以有更多期待。
(佘鸿雁 郭燕群/文)
初审:李欣颖 二审:李欣颖 主审:黄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