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转换发展动能 “质”造实体经济
http://www.gxrd.gov.cn 2018年01月27日 08:09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创新驱动提质 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的驱动力量。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渠道增加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制造业在做好降成本‘减法’的同时,还应积极主动提升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快全球化步伐,实施智能制造,做好补短板的‘加法’。”自治区人大代表、柳工集团董事长曾光安表示,过去5年,工程机械行业跌入前所未有的艰难时期,柳工始终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建立全球研发中心,面向市场需求研发全系列新产品,这让柳工的产品、技术水平等都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
抢抓机遇,培育装配式建筑新业态,广西建工集团走出了“智慧制造”的新路子。“目前集团投资100亿元在南宁、柳州、贺州、玉林4个设区市规划建设4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不仅推动了广西建筑业转型发展,也提升了企业的质量和效益。”来自广西建工集团的徐之明委员说。
2017年,广西跑出了新时代“新速度”:参与研究的8个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是近十年获国家科技奖项目数量最多的一年。
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科技厅厅长曹坤华说,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要围绕重点领域和重大产业问题,建立健全研发机构,积极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新产品研发,提高成果转化率,形成大企业“龙头”带动、中小微企业“特尖专精”的格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强产学研协同,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加快推进创业孵化,培育更多科技型瞪羚企业。
精准施策 厚植产业发展的土壤
机制不活,引不来投资,调不了结构,搞不好创新;好政策好部署不落地、不精准,停留在了“最后一公里”,就形不成实效。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展‘降成本政策落实年’活动”“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实效性”“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等等措施,宣示了政府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决心。
自治区政协委员、梧州神冠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周亚仙说,当前,企业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来自生产成本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当前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但相关政策还应针对企业性质、规模大小有所区别,这样才能达到精准扶持企业的目的。”
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关礼表示,今年我区将把财政支持的重心放在投入产出率和财政贡献率较高的实体经济上,深入实施工业强桂和质量强桂战略,重点支持传统优势产业二次创业,集中财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实体经济水平。同时,用好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和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事关我区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性基础研究等,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用足用好中小工业企业信贷引导资金,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难、融资贵”等瓶颈问题。
近两年来,我区连续打出了“41条”和“新28条”降成本“组合拳”“专业拳”,2017年为实体经济企业减负达510亿元。
“今年,我区还将着力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关礼代表表示,要以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促进企业焕发生机活力。
???? |
?? [1] [2] ? |
编辑: 审核:陈丽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