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代表建议联合督办机制
相关办理单位履行职能装上“加速器”
http://www.gxrd.gov.cn 2019年01月29日 15:05 来源:《法制日报》2019年1月29日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如何监管?婴幼儿怎么看护?旧改工作如何让老百姓得实惠得方便?这些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也是去年上海人大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走访相关部门,了解过去一年代表关注的一些焦点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记者了解到,2018年1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共有377位市人大代表提出代表建议801件,闭会期间(截至2018年12月10日)收到46位代表提出的建议68件,共计869件,其中863件已办理,办理结果为“解决采纳”的有614件,占比71.1%。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政府系统承办件中,办理结果为“解决采纳”的572件,占70.6%,首次突破70%。能取得如此实效,得益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建立的建议联合督办机制。
联合督办针对的是人大代表反映多年、集中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2018年3月至5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6场联合督办,主题包括网络订餐监管、3岁以下幼儿托育管理、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发展上海红色旅游、智慧公安建设、加强“五违四必”后续管理和完善旧改工作机制等。
联合督办提升了督办层级,加大了多部门办理的协调力度。这6场联合督办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共同牵头,相关单位负责人均到场听取并回应代表意见,6场督办涉及众多政府部门,有的部门参加了多场督办。
有了联合督办机制,代表们不再担心自己的建议石沉大海,为民请命的积极性更高了。
2018年4月,一场关于加强网络订餐平台监管的政协提案督办会在人民大厦举行,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联合开展督办。
督办会上,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网络食品的智慧管理提出建议,经过集中讨论,面对面传达意见,代表们的疑问得到了解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8年7月,46名市人大代表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书面建议,直指老百姓在高温天的烦心事:家里空调坏了,维修却遭遇价格欺诈。
市民通过网络寻找的维修服务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其中不乏乱收费、漫天要价的现象。
“出现这一现象无非三种原因,一是维修者职业素养不高,二是监管不力,三是互联网平台竞价排名助推了乱象。”带头提出建议的市人大代表许丽萍告诉记者。
有了建议联合督办机制的推动,这份建议很快进入了落实办理流程。2018年12月,一场代表建议督办座谈会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提交建议的部分市人大代表与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价检局、市消保委、市网信办面对面,共同跟踪落实这份建议。
有了联合督办机制的推动,不仅代表们的积极性提高了,相关办理单位在履行职能时也仿佛装上了“加速器”。比如有代表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的“关于在诉讼程序中加强对律师代理或辩护合法性审查的建议”中,有一项建议是要“建立离职法官担任代理或辩护律师甄别制度”,上海市高院在接到代表建议后,进一步完善和升级了代理人回避信息系统,依法严格实施回避制度。
2018年上海市人大会议期间,12名市人大代表联合提出“建立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黑名单信息库与限制从业机制”的建议,负责办理建议的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带头研究起草了《关于建立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制度的意见》,并联合16家单位会签,既完善了制度,同时也体现了代表集体智慧。
此外,如果有人大代表对职能部门的落实和反馈不满意,还可以采取“专项督办”的方式,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着手,双方协调。从代表反馈来看,初次反馈不满意件为7件,经过沟通协调,开展专项督办,目前已全部取得代表满意或理解。
(余东明 张若琂/文)
初审:林小玉 二审:林小玉 主审:人大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