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前教育条例》施行两年全省116个乡镇没有公办园
“城市挤、农村弱”矛盾待破题
http://www.gxrd.gov.cn 2019年08月13日 09:53 来源:《法制日报》2019年8月13日
“入园难”“入园贵”是压在家长心中的两座大山,也成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拦路虎”。《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已近两年,今年4月至6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采取统一部署、省市县三级人大上下联动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对《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7月31日上午,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条例》执行情况的报告和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条例》施行后,家长们关注的问题是否得到改善?学前教育领域还存在哪些顽疾?又如何持续发力去除病灶呢?
学前教育初成体系
针对群众反映的“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浙江省市县三级人大常委会同步开展检查,各级政府积极配合,主动接受监督,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开展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摸底,收集64类共1万多个基础数据。检查组走进城乡29所各种类型幼儿园,召开20多场座谈会,现场发放调查问卷300多份,此次执法检查紧扣法律条文,发挥“法律巡视”的利剑作用。
《条例》施行两年来,全省已初步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幼有所育需求,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目前,浙江省学前三年入园率97.8%;毛入园率1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多个百分点。
浙江省政府把抓学前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以贯彻实施《条例》为抓手,编制出台《浙江省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2017-2020年)》等政策文件。
为满足学龄前儿童有园可入的刚需,越来越多规范的幼儿园建成。全省各级政府按照《条例》要求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杭州、湖州、嘉兴、绍兴等市已实现每个乡镇公办幼儿园建成率100%。2017年启动的幼儿园扩容工程,截至2018年年底,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53所,改造薄弱幼儿园200多所。
浙江还将等级幼儿园比例列入26个加快发展县考核指标,目前全省等级幼儿园比例为93.41%,比《条例》制定前提升了10个百分点。
浙江加大财政投入,2018年全省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总额128亿元,占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7.27%。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出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学前教育服务实施方案》,采取生均经费补助、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补贴等方式,积极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
幼儿园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直接挂钩,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浙江根据高标准普及三年学前教育的要求,开展五年制专科学历幼儿教师培养,探索开展中职本科一体化招考,吸引优秀考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为农村和偏远地区定向培养补充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温州瓯海区试点探索招录报备员额制教师办法,台州市县两级出台了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规划,路桥区则从中小学调剂61名事业编制充实幼儿园,力求缓解幼儿园编制严重紧缺问题。目前全省幼儿教师持证率为97.55%,比《条例》制定前有了显著提升。
学前教育顽疾仍存
“学前教育仍然是我省基础教育的一块‘短板’,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与人民群众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姒健敏坦言,从检查情况看,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总量不足与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全省还有近千所幼儿园没有上等级,同时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据统计,全省二级以上优质幼儿园覆盖率为58.1%,最高的杭州市为82.6%,最低的温州市为40.32%。而且,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二级幼儿园多数为公办园而且多数集中在中心城区,农村地区数量偏少。
如丽水市24所一级园中仅有3所在农村。“入好公办园难、入好民办园贵”和“城市挤、农村弱”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全省还有116个乡镇没有公办园,没有达到《条例》第九条规定“每个乡(镇)至少设置一所公办幼儿园”要求。
《条例》第九条规定,制定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应当统筹考虑本行政区域内的学龄前儿童数量、分布、增长趋势。但有些地方在制定规划时,对这些情况掌握不精准,导致幼儿园预留空间不足,部分园区教学用房难以保障。如有些城市的经济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年轻人口输入较多,幼儿入园需求大,原有的规划跟不上发展需要。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提高保育教育质量,是《条例》第七条、第三十一条至第三十三条明确提出的规定。但从检查来看,一些民办幼儿园为迎合家长喜好,用教幼儿识字、学习计算等作为卖点吸引生源,存在“小学化”教育现象。
此外,还有一些民办园租房办园,教学设施少、活动空间小,部分地区出现无证幼托点苗头。农村幼儿园生均使用面积不达标,安全防护与卫生保健也存在较大隐患。
“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学前教育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多年来政府关注不够、投入力量少,底子薄、欠账多,政府角色长期缺位。”姒健敏分析说,思想认识仍不到位,体制机制没得到根本理顺,依法治教观念仍不够深入,是导致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持续改革是解题良方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方案对症下药是关键。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建议,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民办幼儿园高质量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研究和探索,实现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坚持公办园和民办园协同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破解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身份”、待遇难题。科学确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模和层次,综合运用“报备员额制”、强化培训体系建设、结对帮扶等办法,加大幼儿教师的培养力度,适当扩大男教师比例。建立幼儿园收费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适时合理调整幼儿园收费标准。
全体会议上,浙江省政府现场从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举措,牵好幼儿园水平区域发展不均衡这一牛鼻子,加大财政投入,强化监督管理。
牵牛鼻子,就是要加快建设公办幼儿园,推动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园,切实做到每个乡镇至少设置一所公办园。同时加大对经济薄弱乡镇幼儿园建设扶持力度,推进偏远乡村、海岛等区域公办园或教学点建设,保障适龄儿童有园上。对等级园分布不均衡的区域,要一地一策、一园一策对口帮扶、限时提标整改。力争每年改造1000 所左右的农村薄弱幼儿园,用4年至5年的时间实现农村学前教育达到城区平均水平。
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提高经费保障能力。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促进规范使用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一是保证财政的合理投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办园成本,合理确定幼儿园生均经费财政拨款标准,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总量和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坚持将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二是保证资金分配相对均衡。防止财政性经费向少数优质公办园过度集中,适度向普惠性民办园和城乡薄弱幼儿园倾斜,真正起到补短板、促均衡的作用。三是优化投入结构。各地要加快核定办园成本,统筹制定财政补助和收费政策,推动建立成本分担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今年省财政将专门安排1000万元,用于支持加快发展地区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为促进幼儿园规范发展,各级政府要对幼儿园进行全方位督查与评估。把好办园准入关。严格落实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定期开展联合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强化日常监督。依法严惩违规办园、伤害儿童行为,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坚决防止“小学化”倾向。加强教师资质、工资待遇、教育教学、卫生保健与安全等方面动态监管。坚决杜绝非法办园行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防止停办、取缔后的无证园出现反弹。
(王 春 吴 攸/文)
初审:陈玲玲 二审:谢欣哲 主审:覃宇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