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桂寿:梧州全力打造广西“东融”枢纽门户城市
http://www.gxrd.gov.cn 2020年01月13日 16:52 来源:中新网广西 2020年01月13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中共梧州市委书记全桂寿表示,梧州市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东融”战略,着力在规划、理念、交通、产业、生态、人才等方面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力打造广西“东融”枢纽门户城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月12日至17日在南宁召开。全桂寿在会上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作上述表示。
梧州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商埠和小香港之称,是西部最靠近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近年来,梧州按照自治区党委赋予梧州“全面对接大湾区、深度融入珠三角、提升珠西经济带、建好广西东大门”新定位和“发挥优势、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抓好关键,奋发进取、狠抓落实,加快建设广西东大门”新要求,毫不动摇实施“东融”战略。
据梧州市官方介绍,该市联合珠江、西江流域城市,在梧州成功举办了11届西江经济发展论坛,建立了常态化、制度化、项目化的合作交流机制。目前,梧州市先后与广州、佛山、肇庆、云浮、茂名等5座广东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交通互通、产业共兴、环境共治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在中国的东西部经济版图上,梧州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承东启西作用,尤其是穿城而过的西江被誉为是“黄金水道”。近年来,梧州把与广东的交通互联互通作为重点,启动了一批重大的交通设施项目建设,构筑了铁路、公路、水利、航空的多式联运新格局,目前基本形成了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方面,2014年南广高铁建成通车,梧州成为沿线重要交通节点城市,每日经停梧州动车达120趟;高速公路方面,“一环七射三连线”高速公路网络基本确立,其中有4条与广东高速公路网络相接;水运方面,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生产性泊位达81个,其中3000吨级泊位6个,2000吨级泊位10个,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逐年提升,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广西内河港口第一位,辖区内的长洲水利枢纽船闸是世界上通过能力最大的船闸之一,实现西江干流南宁—贵港—梧州—广州2000吨级船舶直接通江达海;航空方面,梧州西江机场于2019年1月建成通航,开通北京、上海、长沙、贵阳、重庆等航线,桂东南航空枢纽网络正在着力构建。
作为广西现代工业发源地,梧州工业基础良好,人工宝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70%,被誉为人工宝石之都;胶原蛋白肠衣产量居世界第一;蜂蜜制品产量居亚洲第一;近海船舶和船舶机械出口量居广西第一;拥有广西最大的再生资源制品和钛白粉生产基地,有着中国钛白粉之都的美誉;中华跌打丸、中恒血栓通、双钱牌龟苓膏、冰泉牌豆浆、龙山动植物酒、新华牌电池、龙鱼牌油漆、龙舟牌腊肠等数十种知名品牌蜚声海内外。
“我们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等平台建设,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市、县(市、区)、园区主要领导每月至少外出招商一次。‘十三五’以来,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65亿元人民币,新引进项目1408个,其中70%以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全桂寿介绍说。
梧州市加快推动再生资源、医药食品、冶金机械、建材环保、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六大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企业集聚的“强磁场”。作为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目前入园企业达428家,成为梧州发展新引擎。佛(佛山)梧合作推动的佛山陶瓷产业定点转移项目已逐渐形成“藤县陶瓷”产业聚集效应,云(云浮)梧合作推动的温氏现代农牧业养殖项目建成了广西规模最大蛋鸡生产基地。
人才是“东融”的重要方面,梧州市成立了3个驻粤港澳大湾区引才工作站,建立跨省区干部双向交流锻炼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人才飞地”模式。全桂寿介绍称,梧州市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引进人才超过300人,建成各类人才培育及合作开发平台13个,与暨南大学等高校和智力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落地各类人才项目20多个。
2019年6月,《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19-2021年)》正式出台。同年7月,两广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和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会议在梧州召开,百年商埠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新机遇。
“我们将做实‘东融’发展,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加快建设更有实力、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广西东大门。”全桂寿表示,梧州将认真学习借鉴珠三角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重点在“六融”方面发力,全面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加快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进产业大招商,推进多层次区域合作,全面提升东大门形象。
据悉,今年,梧州市将积极推动梧州南站扩建和动车存车场、柳梧广铁路、岑罗铁路复工、洛湛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并加快推动多条高速公路及配套码头等项目建设。此外,重点推进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供应基地建设,推动与云浮市开展现代农牧业养殖合作,深化赤水港码头与珠海港集团、李家庄码头与广州南沙港“港港合作”,探索与港澳地区合作发展康养产业。
(杨志雄 黄艳梅/图文)
初审:陈玲玲 二审:刘俊宇 主审:黄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