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融媒关注 >文章页

朝着更高目标努力交出广西高质量发展好答卷

——图解2022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http://www.gxrd.gov.cn    2022年01月18日 09:24      来源:《广西日报》 2022年01月18日

  

 

2021广西收获了什么?

 

  2021年是广西改革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广西视察指导。全区各族人民牢记领袖嘱托、勇担历史使命,感恩奋进、克难前行,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稳住了经济基本盘,积蓄了发展新动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2.2%

  ●居民收入增长7.8%

  

  实现“首次突破”

  ●在全国首创工业振兴特派员制度

  ●我区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路、首条智慧公路建成通车

  ●我区实有企业首次突破百万户

  ●建立全国首个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中心

  

  聚力推进工业振兴

  ●工业投资增长27.5%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300家

  ●“桂惠贷”投放超过2380亿元 为企业减税降费超200亿元

  ●推进“双百双新”项目393个 建成投产86个 实施“千企技改”项目1168个

  

  大力抓好项目投资

  ●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4524亿元 新开工项目408个、竣工213个

  ●综合交通投资增长40.5%,新开工高速公路2233公里

  ●“三企入桂”项目到位资金7200亿元

   

  接力推进乡村振兴

  ●在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连续5年获得综合评价“好”的等次

  ●完成农业农村投资4000亿元,确定4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建设250万亩高标准农田

  ●实施乡村建设项目1.16万个

  ●90.6%的乡镇通二级(或三级)公路

  

  着力提三产扩消费

  ●实施文旅重大项目262个推进大健康产业重大项目267个

  ●旅游总消费增长24%

  ●邮政业务总量、快递业务量分别增长20%、35%

  ●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9%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2.4%

  

  强力抓改革促开放

  营商环境

  ●532项涉企经营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22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可办率99%。

  ●市场主体数量增长6.4%。

  开放发展

  ●第18届东博会、峰会签约项目投资总额增长13.7%

  ●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

  

  倾力保就业惠民生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稳定在八成左右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4.66% 农民工规模总量达1440万人

  ●压减“三公”经费3.07亿元 全部用于教育领域补短板 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31所 改扩建8004所,5所独立学院顺利转设

  ●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洽能力建设项目351个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项目120个

  ●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完成

  

  加力优生态促转型

  ●森林覆盖率62.55%,居全国第三

  ●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7.3%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5.8%

  

  齐力筑牢抗疫防线

  ●保持连续327天无新增本土病例,完成疫苗接种9572万剂次

  ●打赢东兴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实现了在一个潜伏期内控制疫情

  

  政府工作提质增效

  ●深入开展“提质效促落实”专题行动,创新开展暗访督查、智慧督查、联考督查 政府效能明显改善,3项典型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对2021年自治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提出的295条工作建议全部答复和办理完毕

   

  2022广西要做什么?

 

  2022年,我区将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1+1+4+3+N”目标任务体系,加压奋进,埋头苦干,跑出速度、跑出风采、跑出成绩,朝着更高目标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交出好答卷。

 

  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经济增长6.5%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7%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

  ●粮食产量稳定在274亿斤以上

  

  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新建高标准农田240万亩

  ●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左右

  ●倾斜支持脱贫县创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财政衔接补助资金投入产业比例不低于50%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实现自然村4G网络基本覆盖 光纤网络覆盖率提高到88%

  

  广西工业脊梁挺起来

  工业投资:

  ●推进“双百双新”项目380个

  ●“4+N”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项目235个

  ●“千企技改”项目1200个

  ●工业互联网新基建项目30个

  ●力争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

  创新驱动:

  ●实施科技创新重大项目110项以上

  ●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以上

  ●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

  ●“瞪羚”企业30家以上

  ●技术创新中心3家以上

  能源保障:

  ●确保国能广投北海电厂 防城港红沙核电3号机组按期投产运行

  ●积极谋划广西海上风电等重大电源项目建设

  ●加快北海、防城港煤炭储备项目建设

  ●推进芯片国产化替代

  

  推动消费提升服务业

  ●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开展“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创建

  ●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

  ●实施现代物流服务平台重点工程,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培育工作

  ●举办“33消费节”等活动,开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行动,深入推动“桂品出乡”

  

  提速重大项目建设 促进有效投资

  ●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000项以上

  ●开工一批高速公路项目、里程2000公里以上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

  ●力争引进10家以上“三类500强”企业 完成投资8200亿元以上

  ●新建5G基站1.5万个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万套

  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1万套

  划重点

  开工建设岑溪至罗定等铁路项目、都柳江梅林航电枢纽等6个航运项目

  续建贵阳至南宁铁路等7个项目

  建成南宁至崇左铁路、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以及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等7个项目

  

  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开工建设平陆运河、黄桶至百色铁路等重大项目

  ●力争新增外贸航线10条 集装箱吞吐量达700万标箱 海铁联运班列开行7000列以上

  服务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深化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性改革

  ●务实对接RCEP实施

  ●加快建设中国一东盟进出口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中国一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 中国一东盟应急管理合作基地等项目

  强化区域统筹协调:

  ●聚力实施强首府战略

  ●深入推进北钦防一体化

  ●提升做实珠江一西江经济带 全面推进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外贸外资稳中提质:

  ●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增长15%

  ●新引进落地加工企业25家以上

  

  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重点领域改革:

  ●扩大“桂惠贷”投放量,推广“信易贷”

  ●推出“重大产业项目贷”“招商贷”等 量身定做的系列信贷产品

  ●推出一批便民利企“微改革”

  ●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

  财金联动:

  ●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力度 力争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2%

  ●大力推进“引金入桂”“险资入桂” 实现“金色乡村”广西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县域全覆盖

  

  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

  碳达峰碳中和:

  ●深入实施六大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

  ●加快防城港、贵港、梧州、百色、玉林等5个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

  ●创建3个以上绿色园区 20家以上绿色工厂

  生态环境保护: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

  ●推进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

  ●实施西江等重点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建设珠江一西江千里绿色生态走廊

  

  心怀“国之大者”守护人民幸福

  坚持就业优先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

  ●失业人员再就业9万人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5万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

   维护好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群体合法权益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

  ●新建中小学幼儿园85所

  ●加快建设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和19所职业教育“双高”学校

  ●加快“县域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 确保乡村医疗服务“空白点”动态清零

  ●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

  ●持续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推出一批献礼党的二十大的文艺精品

  ●推进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

  ●筹措资金730亿元以上继续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

  

  统筹发展与安全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广西、平安广西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依法科学高效抓好疫情防控,加强边境地区医疗力量和应急处置场所、隔离场所建设,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快形成与人民 群众安全需求相匹配的应急救援体系

  ●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初审:刘俊宇 二审:陈玲玲 主审:黄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