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权威发布 >文章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计划与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关于全区与自治区
本级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
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http://www.gxrd.gov.cn    2023年01月14日 18:22      来源:广西人大网

(2023年1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了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与自治区本级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和2023年预算草案。会前,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对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作了初步审查,提出了初步审查意见,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初步审查意见对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作了修改。本次大会期间,计划与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告的2022年全区与自治区本级预算收支基本情况,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7122.48亿元(含中央补助收入等),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7.7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以下简称完成预算)的88.5%,下降6.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93.89亿元,完成预算的96.1%,增长1.5%,加上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等,支出总量为6803.96亿元,收支总量相抵,年终结余318.52亿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基本平稳。2022年末,全区政府债务余额9714.1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4662.88亿元、专项债务余额5051.28亿元,均控制在限额以内。
  自治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5342.4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4.39亿元,完成预算的76%,下降17.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1.3亿元,完成预算的109.6%,增长0.2%,加上补助市县支出等,支出总量为5298.35亿元,收支总量相抵,年终结余44.05亿元。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衡。
  计划与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挑战,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其财政等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执行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年度预算和有关决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力提效,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总的来看,2022年全区与自治区本级财政收支运行克服诸多困难,实现总体平稳。但仍存在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财政收入质量有待提高;财政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预算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有待加强,债券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部分县区财政运行存在一定困难,“三保”支出压力较大等问题。这些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计划与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2023年全区与自治区本级预算草案,符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收入预算积极稳妥,支出预算量入为出,预算安排体现了政府公共职能和财税体制改革方向,符合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总体可行。计划与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建议,批准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与自治区本级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3年自治区本级预算草案。
  三、计划与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2023年全区各级政府及其财政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严格按自治区人大批准的预算执行,推动我区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此,计划与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建议:
  (一)增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集中财力办大事,重点保障我区持续推进产业振兴、科教振兴、乡村振兴,一体推进工业强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支持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推进平陆运河建设,高标准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战略。加大研发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预算安排和研发投入占比达到自治区科技创新条例规定,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削减低效无效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二)着力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对我区财政收入的影响,切实加大可持续财源建设,扩大税收收入规模,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建立健全以税收贡献为导向的资金安排与管理机制,重视投入产出效益,用好用活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政府性融资担保等工具,大力支持重点市县、重点园区、骨干税源企业发展和重点产业链招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新动能转化为新财源。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强化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接续开工和投产一批“双百双新”“千企技改”等项目。全面落实好助企纾困政策,完善减税降费措施,强化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三)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效能。推进自治区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健全自治区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扩面提质,完善预算编制机制,提高预算编制质效。加快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制度和标准。将绩效理念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加快制定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办法,扩大重点绩效评价范围,用好绩效评价结果,提升资金效益和政策效能。
  (四)有效保障财政运行安全平稳。切实平衡好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把握好预算支出时度效。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足额保障“三保”支出,坚决兜住基层“三保”底线。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存量。建立健全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机制,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五)加强审计监督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加强对重大政策落实、重点民生资金分配使用、政府债务资金管理使用等的审计监督。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决策部署,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跟踪督促检查,压实整改责任,加大追责问责力度,推动各地各部门全面整改审计查出问题。

 


 

初审:赵思华 二审:刘俊宇 主审:孙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