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代表声音 >文章页

建言回音丨为大瑶山文旅融合添彩

http://www.gxrd.gov.cn    2025年01月10日 16:54      来源:《广西人大》杂志

  在以山水奇绝著称的八桂大地上,藏着一块鲜为人知的锦绣瑰宝,那就是素有“万宝山”“立体资源宝库”美称的大瑶山。作为中国第二大物种基因库,大瑶山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天然林和水源林保护区,其间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万物和谐共生的乐园。

  绮美的山水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独具风情的民族文化,使得大瑶山具有发展集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休闲康养为一体的文旅产业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大瑶山风景区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形成了圣堂山风景区、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帝山旅游区等一批小有名气的旅游景点。

  然而,尚在起步阶段的大瑶山风景区,要想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以文旅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自治区人大代表、平南县国安瑶族乡党委书记陈云坡等5名代表通过调研发现,大瑶山风景区发展还存在缺乏总体规划布局、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

  在2024年1月22日召开的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陈云坡等代表提出了《关于支持大瑶山文化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代表建议,尽早统筹大瑶山文旅发展规划,做好有关设施用地保障,打造文化旅游圈(带),加快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有效整合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项目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前期建设;大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整合各类资源融合,推动形成区域优势互补、互通互利新格局。

  该建议交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办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推进,以强有力的措施回应代表关切。自治区财政厅、自然资源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水利厅、贵港市人民政府等协办单位也从各自职责出发,以实际行动将代表建议落到实处。

  聚焦大瑶山文旅科学规划的建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上而下、由点及面推动构建大瑶山文旅规划格局:将其纳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的《广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作为“三地两带一中心”的“两带”部分重点布局;联合贵港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编制《西江生态旅游带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专项规划;指导贵港市和平南县印发《关于加快平南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平南县休闲农业建设规划(2019—2025年)》,积极推动环大瑶山区域旅游资源整体布局。

  强化政策资金支持方面,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表示,2023年全区投入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计1.72亿元用于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针对大瑶山地区,2023年共计投入各级衔接资金2.7亿元,用于开展乡村建设行动。2021年至2023年,每年为西江生态旅游带(核心区)——贵港市大健康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建设提供10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支持。此外,2023年自治区财政厅统筹20948.33万元财政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平南县文化和旅游业、乡村振兴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更好地构建文旅融合新格局,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加快建设连接文化旅游景区的交通运输网络,通达大瑶山地区及周边的路网覆盖日益完善。同时,积极推动大瑶山民族地区旅游特色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大瑶山及周边区域先后创建2个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水利风景区,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示范村纷纷挂牌,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大瑶山文旅建设方兴未艾,建议落实的步履不止于此。在编制文化和旅游“十五五”规划之际,代表的意见建议将进一步吸纳,优质资源将进一步整合,部门协同将进一步深化,大瑶山的“山水画卷”将增添更丰富的色彩。

 

(巫文冰/文)

 

 

初审:周媛 二审:谢欣哲 主审: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