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回音丨让龙脊“千层天梯上云端”
http://www.gxrd.gov.cn 2025年01月10日 16:24 来源:《广西人大》杂志
层层叠叠的梯田蜿蜒曲折,在山间勾勒出优美的线条;富有特色的吊脚楼点缀其间,展现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景象……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的龙脊梯田既是中国南方梯田农耕文化的代表,也是龙胜各族人民磅礴力量、大地艺术和人文智慧的象征,2018年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
梯田农耕吸引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依托得天独厚的梯田景观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近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着力做好梯田保护与利用的文章,通过梯田流转有租金、梯田入股有股金、梯田维护有奖金、梯田务工得薪金、梯田旅游挣现金的“一田生五金”模式打造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打梯田牌,赚梯田金”的好路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尽管龙胜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但受近几年连续干旱等极端天气频发影响,部分河流干枯断流,特别是龙脊梯田持续出现缺水情况,枯水期甚至出现了梯田无水灌溉、抛荒等现象,改变了‘田有多高、水有多高’的梯田灌溉情况,加上景区内没有完善的乡村集中供水设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无法保障人饮及消防用水需求。”自治区人大代表、时任龙胜各族自治县县长(现任平乐县委书记)黄强在日常走访和工作中总能听到不同的“声音”。
龙脊梯田的长远发展关乎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如何对龙脊景区内的水资源进行分配、调节,对景区内河流进行生态补水,彻底解决景区农业灌溉、生活供水、消防用水不足等问题?带着问题,黄强代表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并在2024年1月召开的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支持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建设小型水库补水工程的建议》,建议根据景区内梯田、村寨及水源分布情况,实施龙脊镇水资源配置工程,并在平安村、大寨村和小寨村各新建1座100万立方米以内的小型水库并扩容改造雨兰水库,以保障作为龙胜重要旅游资源的龙脊梯田灌溉用水,促进龙脊梯田景区生态可持续发展。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经过梳理,将该建议作为2023年代表联络站重点建议转交自治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办理。接到代表建议后,作为主办单位的自治区水利厅积极主动与代表沟通联系,表示将继续加大对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建设小型水库补水工程指导力度,指导项目进行包装整合,创新投融资方式,在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通过引入社会资本、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宽项目资金筹措渠道,同时积极争取中央政策和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早日落地实施,切实保障龙脊梯田景区生产、生活、生态、消防等用水需求,促进龙脊梯田景区生态可持续发展。自治区财政厅、林业局、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等协办单位也从各自职责对代表所提建议进行了答复。
“自治县人民政府水利、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龙脊梯田保护区域内河道、坝塘、沟渠等水利设施的保护和建设,保护水源,维护梯田的自然灌溉系统。”2024年3月28日,《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保护条例》获得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批准,条例中的部分条款既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责,又充分反映了代表的建议。如今“千层天梯上云端”的龙脊壮景正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来到这里,当地群众也因此享受到了诸多“红利”。
(赵思华/文 潘志祥/图)
初审:谢欣哲 二审:周媛 主审: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