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回音丨加快发展海洋牧场 提档升级“蓝色粮仓”
http://www.gxrd.gov.cn 2025年01月10日 16:39 来源:广西人大网
随着海洋牧场和“蓝色粮仓”概念的提出,海洋牧场建设逐渐成为全球渔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截至2023年,我国已启动了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推动了全国海洋牧场的蓬勃发展。根据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总体要求,近年来,我区海洋牧场建设作为经略海洋、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建设发展势头喜人。但与此同时,我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政策体系、产业化程度、治理机制、建设理念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下大力气解决。
近年来,钦州市借助茅尾海天然港湾优势,着力发展生态“蓝色粮仓”,大力建设海洋牧场
通过视察,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人大外事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永政发现,我区在加快发展海洋牧场、构建“蓝色粮仓”方面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产业融合度不高、综合利用不够等问题。为此,在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李永政代表提出《关于深入推进我区海洋牧场建设的建议》。
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将该建议列为重点人大代表建议,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动海洋牧场建设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表示,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建设工作,锚定渔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落实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目前,全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2亿元,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个,建造及投放人工鱼礁礁体43.84万空立方米,涉及海域面积1.6779万公顷,放流各类海洋水生生物苗种24.95亿单位。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出台《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广西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推动“蓝色粮仓”暨海洋牧场建设。
据了解,我区积极推动海洋牧场功能拓展,不断探索和推进海洋牧场多产业融合发展。2023年,全区海洋渔业总产量220.8万吨,其中海水养殖173.2万吨,占全区海洋渔业总产量的78.5%、同比增长4.6%。此外,我区还加快推进海洋渔业绿色发展,推动近岸水产养殖结构转型升级,推广陆基循环水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等绿色养殖模式。同时,推动渔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打造钦州蚝情节、开海节、京哈节以及中华白海豚滨海园等系列海洋渔业旅游品牌,建设一批渔文旅融合的特色渔村、渔镇和渔港群,推动簕山古渔村、冠头岭、侨港等一批滨海休闲渔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点,不断扩大滨海渔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根据《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及相关文件要求,严格审核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主体申报,建立“年度评价、目标考核、动态管理、能进能退”的考核管理机制,每年安排年度监测专项资金,对公布满2年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开展年度评价,考评结果报送农业农村部,并对考评不合格的海洋牧场撤销其示范区称号,进一步规范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管理,保障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主办单位将持续完善海洋牧场顶层设计,做好先行区试点服务;推进多产业高度融合,延长产业链附加值;持续完善政策保障制度,规范现代海洋牧场建设。
(文/杨秋 图/李廷展)
初审:王少梅 二审:巫文冰 主审: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