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生清单”到“幸福账单”,靖西市地州镇人大这样做
http://www.gxrd.gov.cn 2025年04月25日 10:31 来源:靖西融媒中心公众号
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发挥人大制度优势的创新实践。2024年3月,在靖西市地州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全体代表票决确定“污水处理提质”“道路安全排险”“饮水保障升级”3个民生项目。
与会代表对民生项目进行票决
一年来,地州镇人大以“项目落地”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尺,推动民生“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用实干书写为民服务的答卷。
排险工程除隐患,畅通出行“安心路”
“每到雨季,这条路就容易被雨水冲刷,存在塌方风险,每次骑车经过都提心吊胆。”怀敏村、甘荷村、果广村群众的“出行之痛”,成为地州镇人大代表的“心头之责”。地州镇人大代表积极入户走访、召开民情恳谈会收集群众诉求向上反映。该道路排险工程纳入了票决项目后,多方协调资金64万余元,完成了135米水毁道路修复、塌方路段加固及135米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建设,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竣工”。如今,平整的水泥路如缎带穿村而过,满载农资的车辆穿梭其间,群众笑称:“以前怕过‘险心路’,现在敢开‘放心车’。”
污水处理焕新貌,守护乡村“生态美”
“过去污水靠蒸发,夏天蚊蝇闹得慌,现在管网地下走,清水浇田稻花香。”地州镇古文村支书王安稳的打油诗,道尽古文村古文屯的蜕变。2024年初,地州镇人大在古文片人大代表联络站调研时,重点关注群众的“治污”呼声。经梳理建议清单,地州镇人大在镇党委领导下,会同镇政府争取到53万余元资金,启动古文村古文屯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此外,还建立“代表+村民”双监督模式,全程深度参与选址、施工、验收各环节,切实保障资金花在“刀刃”上。
地州镇人大代表及群众参与该镇古文村古文屯污水处理工程验收
当年污水处理站投入运行,不仅解决237名群众生活污水直排问题,更通过管网建设为周边千亩农田提供生态灌溉用水,实现“治污一桶水,润泽千亩田”的生态经济双赢。
农饮工程解民忧,引来生活“幸福泉”
“以前喝水可犯愁了,现在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又干净又方便,做饭洗菜都放心!”果广村足架屯的村民用清澈的自来水准备饭菜,满脸欣喜。
长期以来,果广村足架屯群众对饮用“放心水”的呼声很高。为彻底解决饮水难题,地州镇人大多次深入村屯和农户家中调研,人大代表不辞辛劳、爬坡过坎,实地勘察地形、水源,积极建言献策。
“蓄水池选址要兼顾建设便利与居民需求,尽量靠近农户”
“管网铺设要科学规划,确保水流稳定、维护便捷”
“必须严把水源质量关,保障水量水质双安全”
“蓄水池容量要充分考虑旱季需求”
……
地州镇果广村足架屯供水工程
这些来自基层的“金点子”被精心整理成“建议清单”,并转化为可行性方案提交镇党委、政府。随着100立方米蓄水池及配套设施的建成投用,彻底解决180余名群众的饮水难题。如今,汩汩清泉不仅滋养着村民的生活,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幸福源泉”。
(黄日涛 马 晴 韦哲耀/图文)
初审:黄紫红 二审:李廷展 主审:覃宇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