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监督工作 >文章页

2025年上半年全区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http://www.gxrd.gov.cn    2025年08月22日 16:46      来源:广西人大网

  一、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区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认真执行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年度预算,锚定全年目标任务,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推动财政收入量增质优、支出加力提速、政策提质增效、风险安全可控,有力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体执行情况。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完成964.55亿元、3359.72亿元,同比增长3.2%、5.9%,财政收支累计增速连续6个月保持“双增长”势头,圆满完成上半年财政收支“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尤其是财政支出进度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超过序时进度3.1个百分点,保持财政支出强度,为巩固全区经济保持良好增势提供有力保障。全区预算执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全区财政收支进度双提升,圆满完成“双过半”目标。紧盯工作目标,上下一盘棋全力以赴依法加快推进财政收支管理各项工作。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完成年初预算的51%、53.1%,分别超过序时进度1个、3.1个百分点。

  二是全区税收收入增速持续提高,市县增长面扩大。深化财源建设,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1—4月、1—5月、1—6月全区税收收入分别增长0.04%、1.4%、3.7%,增速持续提高。全区14个设区市的税收增速“11增3降”,实现正增长的设区市同比增加5个;111个县(市、区)中有75个税收收入实现正增长,正增长的县(市、区)个数同比增加36个,增收面明显扩大。

  三是全区财政支出规模创新高,重点领域保障有力。自治区财政坚持靠前发力抓落实,加快预算分配下达、加强资金调度管理,重点支持基本民生和稳投资扩内需促消费等重点领域支出需求。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59.72亿元,近三年同期规模第一,同比增加186.8亿元。14个设区市全部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正增长,增长个数同比增加6个;111个县(市、区)中有88个实现支出正增长,增长面近八成,增长个数同比增加46个。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达79.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13项民生支出科目中,9个支出科目正增长,民生等重点领域保障有力。

  (二)其他三本预算执行情况

  1.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全区收入执行情况。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5.8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7.2%,同比减少7.42亿元、下降3.6%。主要是土地出让价款收入同比减少。

  (2)全区支出执行情况。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33.0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4.7%,同比减少44.52亿元、下降6.6%。主要是上年一次性因素拉高基数,叠加收入同比减少导致支出相应减少。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1)全区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8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8.7%,同比增加5.95亿元、增长68.3%。主要是部分地区国有企业上交收益增加。

  (2)全区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39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8.6%,同比减少3.86亿元、下降47.1%。主要是部分县(市、区)加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相应减少。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全区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315.5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7.4%,同比增加82.10亿元、增长6.7%。

  (2)全区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277.7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8.5%,同比增加105.18亿元、增长9.0%。

  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用好财政政策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果。争取中央更大支持。积极争取中央转移支付,截至6月底,我区共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同比增长6.6%。加力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要求,从预算编制源头加强审核把关。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撬动作用。成功举办2025广西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推介暨签约大会,引导基金现场签约30支,认缴总规模近600亿元。加快建章立制,出台基金管理办法、管理实施细则、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完善运营管理配套制度,推动政府投资基金规范高效运行。加强对企纾困支持。抓好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清除政策落地梗阻,确保政策应享尽享。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加快“政采贷”推广,深入推进政府采购电子保函运用,积极引入信用担保,为中小企业减轻更多负担。

  (二)支持重大战略任务落地见效,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坚持发展为先,围绕中央和自治区重大战略任务,统筹财力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继续统筹各类资金支持工业振兴,支持产业优化升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兴产业培育等项目建设,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给予奖励,兑现工业经济稳增长补助政策,有力支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支持人工智能发展。加快设立人工智能基金,支持加快布局一批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企业。支持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广西,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促消费扩投资。支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紧抓中央“两新”政策扩围的契机,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和自治区配套资金支持开展汽车、家电产品、数码产品等以旧换新等活动,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支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支持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统筹资金支持加快黄桶至百色铁路、崇左至凭祥铁路等重大铁路项目建设,支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平陆运河建设,支持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和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切实提高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把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作为头等大事,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坚持就业优先。统筹资金支持巩固就业保障,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助力稳定全区就业形势。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筹措资金实施自治区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着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安排资金完善困难群众救助、养老保险、优抚、残疾人事业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体系,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统筹资金支持推进教育领域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持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支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统筹安排中央和自治区衔接资金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和必要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资金管理,实现衔接资金国家绩效评价“九连A”。支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支持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力抓好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努力让八桂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支持防灾减灾。筹措资金支持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应急救灾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水平,支持做好救灾救助工作。

  (四)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

  坚持底线思维,持续抓好财政风险防范。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科学安排好发债工作,统筹财力保障偿债资金,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出台关于加强财政管理促进市县财政平稳运行的若干政策措施,促进市县财政平稳运行。强化监测预警体系,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分类监测、动态预警各地“三保”运行情况。今年以来,我区“三保”总体保障到位。

  (五)推进财政科学管理,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努力提升财政管理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实现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新突破。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探索研究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若干措施,组织开展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工作,切实提升预算编制科学性与财政资金使用质效。完善预算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推进自治区本级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建成覆盖财政重点支出领域和部门重点工作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及时批复并公开预算。根据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在法定时间内批复自治区本级部门预算并做好预算公开工作,确保批复和公开的时效性和完整性。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广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升级完善,在全区全面上线政府公物仓管理功能,为我区行政事业单位低效闲置资产的盘活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启动实施第一阶段人工智能应用,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转移支付监控与审核、公物仓管理、法规案例检索与合规审查。

  三、全年财政收支运行形势研判

  (一)收入方面。2025年中央稳增长一揽子政策逐步细化落地,全区经济迎来工业加快增长、服务业总体稳定、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投资稳步回升的良好开局,为全年财政收入增长打下良好基础,预计202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左右。

  (二)支出方面。自治区财政持续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抓好财政支出管理,持续以更加积极的举措加快支出,预计202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左右。

  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思路和措施

  (一)聚焦壮实力,持续推进扩源增收工作。一是加力推进财源建设。推动转移支付、产业类专项资金和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向产出效益好、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园区和项目倾斜,打造更多优质稳定财源。二是持续加强收入征管。指导市县加强对财政收入形势的动态分析研判,及时解决收入组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应收尽收,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三是加大向上争取力度。进一步健全争取中央转移支付工作机制,会同区直有关部门对照中央重点支持领域深入挖掘我区的特殊因素,组织市县做好做实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向中央有关部委的汇报沟通,争取中央加大对我区的支持力度。

  (二)聚焦促发展,全力保障重大战略任务。一是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加大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工业振兴、向海图强、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扩投资促消费、涉重金属污染防治等重大战略任务和涉企惠民等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二是提升资金使用质效。督促各级用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周转金,重点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专项债券资金、预算内投资资金等与经济稳增长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资金支出进度,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三是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充分发挥广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加快构建“1+10+N”基金集群,做大做强政府投资基金,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本土龙头企业、重点产业链企业发展,推动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印发《广西金融惠企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市场主体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三)聚焦扩内需,扎实做好提振消费文章。一是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贯彻落实中央扩大有效投资政策,强化中央及自治区本级预算内基建投资与超长期特别国债协同发力,定向支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同时提振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建及民生领域建设积极性,不断增强内需动力与产业链韧性,更好发挥稳投资扩内需优供给的作用。二是保障“两新”政策稳定,全力激发消费能力。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刚性预算及政策持续全年要求,根据中央下达资金实际情况,灵活弹性调整以旧换新活动方案,确保以旧换新政策中长期稳定性。三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支出持续加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深入推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支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切实兜稳兜牢民生底线。四是支持大力提振文旅体消费,促进多业态融合。按照2025年广西旅游年工作部署,支持实施文旅体促消费活动,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推进“文旅+演出、体育、农业、康养”等多业态融合,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四)聚焦防风险,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一是强化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指导市县充分发挥置换政策撬动作用,立足自身努力,多措并举加大存量债务化解力度。抓好自治区支持柳州市本级化债一揽子方案落地实施,加强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二是做好基层“三保”工作。持续加强对基层“三保”专户的监控,推动设区市本级与城区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部落地,理顺设区市本级与城区之间的收入关系,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城区财政运行的困难。研究完善自治区财政直管县相关制度,激发市县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三是加大财会监督力度。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持续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和机制,围绕重大决策部署,聚焦财政、财务、会计领域突出问题加强财会监督,抓实整改问责,形成有效震慑。加强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机制,突出重点监督、精准监督、数智监督,不断提升常态化监督效能。

  (五)聚焦抓改革,加快健全现代财政制度。一是完善预算管理工作机制。研究出台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若干措施,做好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工作,优化项目库管理机制,健全支出标准体系,推动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尽快落地见效,切实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和预算执行水平。二是深化国库管理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机制,规范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运行规范性。三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拓展预算绩效管理深度和广度,积极探索开展国有资本经营、政府采购、政府投资基金、公共服务等专业领域预算绩效管理。

 

 

初审:谢欣哲 二审:周媛 主审:孙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