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桂林 >文章页

兴安县华江瑶族乡:民意声声入耳,代表事事关心

http://www.gxrd.gov.cn    2025年09月02日 09:01      来源:兴安人大

  “以前有问题不知道找谁说、在哪里说,现在‘遇事有代表’,我们心里踏实多啰!”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千祥村委高田村村民刘桂琴满脸笑容地说到。这一变化,源于华江瑶族乡人大精心打造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村级联系点+入户走访”三级民意收集、响应机制。

  为打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搭建民意桥梁,创新倾听群众诉求新路径,华江瑶族乡人大公布辖区内7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固定接待时间、值班代表信息,建立“全天候响应”服务机制,接待时段内村民可随时到站与代表面对面沟通,非接待时段也可通过电话随时反映情况,实现“倾听不打烊、服务不断线”;延伸服务触角,在各村委创新设立“村级联络点”,让村民办理日常事务时就能“顺路”反映诉求,避免“多跑路、跑远路”;推行“划片包干、责任到人”人大代表每季度入户遍访常态化联系群众机制,鼓励代表在茶余饭后、劳作间隙倾听民情、了解民需,对有诉求的村民做到“有呼必应、上门跟进”,对家庭遭遇变故、生产生活遇到困难的重点对象开展“靶向关怀”。

  “真没想到代表们这么上心!没用多久就帮我们对接了电商培训,现在我不光学会了直播卖货,连短视频制作的方法也学到了,坐在家里就能把茶叶销往全国各地!”刚炒制完成的野生茶的同仁村村民蒋颂脸上满是掩不住的激动。这温暖的一幕,是帮扶代表助力乡里跟蒋颂一样的制茶人拓宽销路、联系组织电商培训所带来的喜人景象,也是乡人大深入开展“代表+产业”帮扶行动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华江瑶族乡人大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精准发力,创新推出“代表产业联络岗”履职载体,组织人大代表随时跟进服务乡里的产业发展。人大代表与经营主体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从制茶、民宿等个体经营者到竹制品、酒店等企业,只要有需要的经营主体,都有“专属”代表“保驾护航”。代表们定期走进田间地头察看茶树长势,深入生产车间了解企业发展难题,面对面倾听经营户的诉求,为经营户提供技术指导、惠企政策解读等服务。

  华江瑶族乡人大还打造了“灵渠夜话”平台,创新开展“代表议事会”活动,把议事桌搬到农户家门口,围绕热点问题,组织人大代表、群众、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围坐一堂,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察民情、解实困。“我们的六垌茶品质很好,但现在有两个短板,一是做茶人水平参差不齐,二是缺少好的平台来宣传推广,希望政府能够想办法帮我们把茶产业做大!”这是今年5月在同仁村“灵渠夜话”现场,村民杨盛源提出的建议。乡人大十分重视,6月份组织开展了两期制茶技艺和电商运营培训,推动成立六垌茶协会工会委员会,不仅让传统产业搭上“数字快车”,还为全乡茶产业从业者搭建起互助协作、抱团发展的新平台。今年以来,华江瑶族乡人大已召开“代表议事会”9次,成功解决群众诉求30余件,群众满意度高达95%,用“接地气”的服务,架起了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陈端正/文)

 

 

初审:赵思华 二审:陈玲玲 主审:孙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