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市县人大 >文章页

南宁市青秀区:“问道”大湾区 破译现代城市的治理“密码”

http://www.gxrd.gov.cn    2025年09月02日 09:05      来源:南宁市青秀区人大

  近期,驻青秀区的市人大代表赴广州、深圳、中山、珠海等地,开启了一场对标大湾区的“取经之旅”。从智能化车间到智慧城市大脑,从履职现场到产业一线联络点,代表们边看边记、边问边思,把产业升级、城市治理的“湾区密码”一一拆解,思考着如何把这些好经验带回来。

 

车间里的“智造”启示:创新才能闯新路

 

  走进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的车间,代表们被眼前的场景吸引:工业机器人有条不紊地检测、搬运,生产流程如行云流水般“丝滑”。“设备全互联,效率提升了三成!”企业负责人介绍道,这家有38年历史的老厂,靠自主研发的“AI+机器人”系统焕发新生,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调研的另一站——广州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展厅里,有着200多项专利支撑的游艺设备透射出强大的硬实力。“我们从代工转向自主品牌生产,每年研发投入超过总支出的15%。”公司技术总监介绍说。

  “人家能把‘卡脖子’的难题啃下来,靠的就是不服输的创新韧劲。”一位代表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我们的制造企业不能守着老办法过日子,得敢折腾、敢尝试,把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城市里的“智慧”密码:数据能解治理题

 

  在深圳龙岗区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巨大的屏幕上跳到着一组组详细的实时监控数据:交通流量、能源消耗、应急事件……工作人员指尖轻点,远程调度瞬间传达到终端。“38个部门、20亿条数据在这里汇聚,突发事故响应速度非常快!”项目负责人的介绍,让代表们直观感受到“数据治城”的威力。

  后海片区的“智慧停车”更接地气。通过APP预约、AI指路,车位周转率实现翻倍,车主再也不用绕圈找位。“对城市进行数字化治理,才能更精细。”一位代表感慨,“我们也正在推进研发城市的AI治理系统,这路子走对了,得加快脚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履职中的“创新”火花:离群众越近越有效

 

  珠海湾仔街道的人大代表联络站里,一场关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讨论正在热烈进行。这里的驻站代表对着手机镜头,在线回应居民疑问,每月能解决50多条诉求,被群众称为“不下班的民意窗口”。

  深圳的做法更有新意——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人工智能产业代表联系点里,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定期碰头,专业问题当场聊、当场议。

  “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生动实践。”一位代表深有感触,“我们得把联络站建在群众和企业最需要的地方,让履职更精准、服务更贴心。”

 

带回“锦囊”谋实干:我们该怎么干?

 

  一路考察下来,代表们心里的蓝图越来越清晰。大家一致认为,大湾区的经验不能照搬,但其中的理念和方法,完全可以融入南宁的发展实践里。

  “制造业要向‘智造’转型,学里工实业,硬件软件都抓牢,搞出几个自己的标杆企业!”“智慧城市建设要加速,打通数据、用活数据,把交通、水电这些老百姓天天打交道的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代表履职得更接地气,多到一线去,把群众和企业的声音原汁原味带上来。”

  

  考察的终点,是实干的起点。参加此次考察的人大代表纷纷表示,要把这次考察的收获变成实实在在的议案建议,让“湾区智慧”在壮乡大地结出硕果。

 

(陈宏/文)

 

 

初审:赵思华 二审:陈玲玲 主审:孙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