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代表风采 >文章页

以数为舟 以梦为帆——记贺州市第五届人大代表、贺州第五高级中学教师刘静

http://www.gxrd.gov.cn    2025年10月21日 11:11      来源:贺州市平桂区人大

  在贺州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位深耕者:她手持粉笔在黑板上勾勒数理世界的经纬,以教案为舟载万千学子驶向理想彼岸;她怀揣民意走进人大议事厅,以建议为笔书写教育发展的蓝图。她就是贺州市人大代表、贺州第五高级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刘静。她以“教育者”与“代言人”的双重身份,在教学一线与履职现场之间架起桥梁,用数字的精准与教育的热忱,诠释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与人大代表的双重担当。

  清晨的校园,总能看到刘静步履匆匆的身影。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教研……这是她日复一日的工作常态。作为一位有着12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她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将根深深扎在教学一线这片沃土上。

  面对新高考改革的浪潮和学生个体差异的挑战,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她潜心钻研,构建了符合本校学情的“1+5+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让学生在宝贵的40分钟课堂时间内精准掌握知识要点,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她还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她生动而富有逻辑的课堂上,抽象的数学符号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引导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推开数学世界的大门,稳步迈向梦想的彼岸。她所带班级的成绩始终稳居全校前列,高考上线率连年攀升,成为学校里的“教学明星”。

  对教学工作的极致追求,始终体现在她对自我专业能力的不断锤炼上。刘静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她积极参与各级现场授课比赛,屡获佳绩。

  “教育不仅要埋头教书,更要抬头看路。”2021年9月当选贺州市人大代表后,刘静对教育的理解多了一层“全局视角”。她深知,每一份建议都承载着群众的期盼,每一次发言都关乎教育的未来。四年来,她的履职足迹遍布平桂城乡的学校,走访教师130人、群众113人次,在调研笔记本上记下了密密麻麻的“教育痛点”。在市人代会期间,她先后单独或联名提交《关于加快推进平桂区主城区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实施义教“名师名校”优质均衡发展工程 创建我市营商环境“金招牌”的建议》等建议,将基层的呼声和对教育的思考带到人代会上。

  2021年,针对高中阶段教师编制紧张、师资力量不足这一制约贺州教育发展的问题,她提交了《关于扩大贺州高中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议》。该建议直指要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受到贺州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并在后续的教师招聘政策中予以吸纳,有效缓解了高中师资压力。2024年,着眼于教育的未来,她提出《关于深化“非遗进校园”的建议》,建议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专业师资建设、开发特色课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常态化、规范化、课程化,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供了清晰的实施路径。目前,贺州市部分学校已开设“瑶族刺绣”特色课程,深受学生喜爱。2025年,她又前瞻性地提出《关于推广编程进校园的建议》,该建议强调编程思维是未来人才的关键能力之一,呼吁加强编程教学研究、师资培训、教材建设和区域交流合作,将编程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为贺州市教育现代化和人才培养战略转型注入新动力。

  十二载春华秋实,刘静在教学、科研、管理、履职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她先后荣获“贺州市优秀教师”“贺州市高中教学质量提升贡献奖”“平桂区优秀教师”“平桂区师德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她指导的学生在广西数学联赛、“创新杯”竞赛中分别斩获广西三等奖、一等奖。在学生心中,她是启迪智慧的“良师益友”;在同事眼中,她是敬业奉献的“榜样力量”。“教育是让梦想开花的事业,而人大代表的职责就是为梦想铺路。”刘静这样总结自己的“双重身份”。

 

(黄柳霞/文)

 

 

初审:巫文冰 二审:巫文冰 主审:孙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