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桂林 >文章页

兴安县华江瑶族乡人大:用好立法直通车 守护漓江源头美

http://www.gxrd.gov.cn    2025年11月11日 16:09      来源:广西人大网

  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杨雀人大代表联络站立法联系点(以下简称“立法联系点”)地处猫儿山脚下、漓江源头。自2022年授牌以来,立法联系点紧扣“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的核心使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基层立法“直通车”作用,着重在生态保护立法联动、民意征集、法治宣传等方面积极开展实践。

 

强基固本,以“专业化建设”筑牢立法参与根基​


  立法联系点始终把自身建设放在首位,通过系统培养,着力打造一支懂法律、懂基层、懂生态的工作队伍。​
  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每年组织联络站人大代表、立法联络员、信息采集员及站点工作人员开展人大政策理论专题培训,重点学习与基层工作、生态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立法队伍对立法工作的相关知识“跟得上、吃得透”。​
  制度化推进经验交流。围绕“立法意见征集技巧”“生态保护立法难点”等主题,以“案例分享+分组研讨”形式,总结经验、提炼亮点,提升对法律法规草案的解读能力和民意征集的专业化水平,为高质量参与立法工作夯实思想与理论基础。

 

畅通渠道,以“全链条征集”传递基层声音​


  立法联系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生态保护重点领域,构建“精准对接+广泛收集+高效传递”的民意征集体系。​
  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主动对接司法所、农业服务中心、猫儿山管理处、溶江人民法庭等单位,针对《桂林市禁止乱挖滥采砂石土资源若干规定(草案)》《桂林市漓江洲岛滩涂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等与漓江源头生态保护直接相关的法规草案,深入村屯、旅游景区、企业等一线,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围绕漓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发展等关键议题,收集基层干部群众、行业代表及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
  织密网络广泛覆盖。建立“信息员+群众”联动反馈机制,鼓励信息员主动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时记录群众对生态立法的诉求,形成“群众有诉求、信息员有反馈、联系点有汇总”的闭环。2024年以来,联系点共收到生态保护领域相关意见建议7条,真正实现基层声音直通立法决策层。

 

精准赋能,以“深调研+强剖析”提升立法实效​


  立法联系点不仅注重“上传”民意,更通过“下沉”调研与案例剖析,让每一条建议都兼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靶向开展专项调研。针对民宿排污治理、竹木加工对生态的影响、非法采砂取石综合整治等漓江流域生态保护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专业力量开展4次专题调研。调研坚持问题导向,既实地查看现状、收集一线数据,也与群众、企业面对面沟通,分析问题根源。
  深度剖析典型案例。跟踪分析辖区内发生的案例,从法律层面反思“制度漏洞”“监管盲区”“执行难点”。例如,针对锐炜江头村非法钨矿洗矿点污染治理问题,结合现有法规条款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强化河长制”“细化整治责任分工”“加强与环保、水利部门联动”等建议,将案例反思转化为具体的立法优化思路,推动立法更贴合基层治理实际。​

 

凝心聚力,以“广宣传+强引导”厚植法治理念​


  立法联系点主动扛起法治宣传职责,通过多样化举措,推动“保护漓江、依法治理”的理念深入人心。​
  精准解读新规。联合司法所、溶江人民法庭等单位,针对新出台或修订的生态环保地方性法规,第一时间开展“立法解读进村入户”活动,邀请专业人士用方言向群众说明立法背景、核心条款、群众的权利与义务,引导群众自觉遵守。​
  开展主题宣传。结合“六五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重要节点策划系列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发放生态保护立法宣传手册、开展“漓江保护与法治”现场咨询活动等,将立法宣传与生态保护实践相结合,从源头减少生态破坏违法行为。​

 

(陈端正 李晨冉/文)

 

 

初审:巫文冰 二审:谢欣哲 主审: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