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量”到“留量”:人大代表如何让一条老街“长红”?
http://www.gxrd.gov.cn 2025年11月21日 16:18 来源:青秀区人大
近期,南宁市青秀区新竹路凭借City Walk(城市漫步)热潮刷屏社交平台,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打卡地标。这条承载着老南宁记忆的老街,在烟火气与新潮感的碰撞中焕发新生。这背后,离不开青秀区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下简称“联络站”)进站代表们的履职担当——他们倾听民声、精准献策、联动发力,推动“流量”转化为“留量”,让老街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蜕变。
听民声:摸准老街焕新脉搏
“舍不得老街的烟火气,更盼着生活有品质感!”居民的心声,是代表履职的出发点。新竹路的老牌米粉店、便民杂货店、早餐摊,承载着一代南宁人的生活情怀。随着City Walk兴起,居民和商户纷纷盼着散落的特色店铺能“串珠成链”,让老街既有“老味道”,又有“新体验”。
今年9月,联络站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以下简称“主题活动”),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全区高质量发展”主题召开民情沟通会。进站代表敏锐捕捉到这一发展机遇与民生期盼,随即启动专项调研:白天走访商户,摸清经营痛点;傍晚与居民闲谈,收集生活诉求;周末跟随游客,查找游览难题。从“客流集中却缺乏规划”到“特色店铺宣传不足”,从“打卡路线不清晰”到“经营扶持需加强”,代表们把每一条意见都记在心上、落在纸上,为精准建言做足准备。
献良策:绘就四大焕新路径
“留住城市记忆,更要赋予老街新生命力!”这是代表们的共识。经过多轮讨论打磨,《关于系统提升新竹路特色商业街区活力的建议》在主题活动中被列入年度重点建议,建议提出的“规划引领、业态升级、文化赋能、管理增效”四大路径,为老街焕新画出清晰蓝图。
规划上,编制专项发展规划,明确功能分区,避免“千店一面”;业态上,建立准入与调整机制,保护老牌商户、扶持特色新店;文化上,挖掘街区历史故事,打造专属文化IP,让老街有“颜值”更有内涵;管理上,创新推行“街长制”,联动商户、居民、部门形成共管合力。针对“找路难”,设计主题漫步路线;针对“经营难”,整合扶持政策,真正实现“从调研中来,到民生中去”,每一条建议都紧扣实情,解决实际问题。
促联动:持续为老街发展护航
代表有建言,部门有响应。青秀区商务局迅速行动,牵头推出专项政策包:一方面联动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梳理普惠性扶持政策、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制成“政策清单”送到商户手中;另一方面牵线媒体与企业,筹备咖啡文化节、老街美食寻味等活动,推动“线上热度”转为“线下消费”。
青秀区文旅局表示,将聚焦文化赋能,提升街区辨识度:如深挖新竹路历史沿革与老故事,融入打卡点设计;在老建筑墙面绘制复古壁画,设置“南宁记忆”展示牌,打造特色互动场景;优化主题漫步路线,清晰标注必吃、必逛、必拍点位,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部门协同发力,为老街持续“圈粉”提供坚实保障。
如今的新竹路,晨光里的米粉香依旧熟悉,午后的咖啡馆惬意悠然,夜晚的夜市热闹非凡。传统与现代交融,流量与品质共生,这条老街的焕新,是联络站进站代表履职为民的生动实践,更是部门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下一步,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进站代表将继续带着民声去调研、带着问题去建言,让更多传统街区在守护城市记忆的同时,焕发持久活力,书写民生幸福与城市发展的双赢篇章。
(张甜甜 黄玉君 吴卉/文)
初审:黄紫红 二审:王少梅 主审:覃宇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