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代表罗荣初,是兴业县山心镇公和村党(总)支部书记。公和村位于兴业县山心镇政府西北面,距圩镇4公里,西北与贵港市港南区的湛江镇相领,黎湛铁路穿境而过。全村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243人,其中少数民族(壮族)人口4719人,占总人数90%,属少数民族聚居村、革命老区村、贫困村。自当选为自治区人大代表、山心镇公和村党(总)支部书记后,罗荣初团结农民群众,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民族团结的重要工作,将民族团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维护村寨和谐稳定的头等大事,促进了民族团结工作蓬勃发展。
认真学习执行民族政策 大力宣传民族政策
罗荣初任职以来,坚持不懈地学习民族政策,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把民族政策纳入村两委班子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计划,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每年9月,在公和村举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力争做到年年有新的内容,年年有新的办法,年年有新的成效。特别是以近年来,带头筹资5万多元建成的公和村民族文化长廊,并以此为阵地广泛地宣传民族政策,广泛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使广大干部群众受到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熏陶,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结合本村实际 狠抓民族经济发展
带领群众坚持稳农、重茶、促进养殖的工作思路,发展优质谷2200亩,把公和村全面打造以优质谷为品牌的生产基地。通过不断对茶园的改造和品种的更新,新发展茶园1500多亩,使茶园每亩收入从原来的800多元增加到2000多元,目前,全村茶园正朝着有机、环保、安全等方向转型。通过大力扶持,全村发展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87个,年出栏5000羽以上养鸡场36个。
心系群众 做好民族团结的纽带
罗荣初对少数民族群众以诚相待,注重倾听民族同胞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民族同胞办实事、办好事,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一是在工作中,深入利用自身的创业优势,开展帮扶活动,通过帮扶,把信息、技术带给各族群众;二是认真走访群众,倾听民意,汇聚民情,把群众关心,急需解决的问题写成议案和建议提交到人代会、政协会来,现在提交的议案和建议有一部分已经得到有效地解决,为促进民族经济快速发展,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为群众服务 改善民族村基础设施条件
5年来共筹集资金620多万元,硬化了旺山上村屯和下村屯、骆屋、十二叉塘、新塘、木棉坡、樟村、鱼垌塘乃塘等自然屯道路,共19公里;今年投资15万元在建罗屋屯水泥路430米。目前全村23个自然村,有21个自然屯通了水泥硬化路;筹集资金20多万元修建好二十多米的跨江大桥;投资31万元扩建324国道至村委的主道,由原来的3.5米的硬化路面扩成4.5米;投资12万元建设了标准化村卫生室,投资了9万元装修和购置了村办公设施;投资27万元建设旺山民族文体广场;投资了32万元建设村委、旺山、十二叉塘三个灯光篮球场;在多方努力和各级领导及爱心人士的支持下,投资90多万元建好公和村民族希望小学教学楼,使公和村初步形成了道路四通八达,各项公共设施快步普及的新局面。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促进民族和谐稳定
2011年以来,倡导和组织成立了十二叉塘和旺山两个自然屯的爱心互助基金会。旺山爱心基金移风易俗,该屯婚丧事全部由爱心互助基金会成员组织操办,充分发挥爱心互助基金作用。一是利用爱心资金助学5人,助贫8户,并发放老年慰问金78人次。二是引导村民形成自我管理模式,自愿组织巡逻队,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巡防活动,促进了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五年多来,全村未发生过刑事案件,黄赌毒现象也受到明显遏制。在所参与调解的27起纠纷中,调解率达到100%,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