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红土地 促特色文化繁荣发展
——记自治区人大代表、中国红军第八军革命纪念馆副馆长李敏
http://www.gxrd.gov.cn 2014年01月14日
  当得知李敏代表和她的队友“天琴女子弹唱组合”在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奖时,我们便请求她给我们演唱一首山歌。她笑了笑,欣然张嘴就来。从她那灿烂的笑脸,我们感受到这位壮家妹子的真挚淳朴。“哎••••••泉水弯弯过山坡,壮家年年唱山歌,泉水不断歌不断,山歌出口流成河……”听着那原生态优美的山歌,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边陲龙州的乡土山寨。
  龙州是一座千年古城,神秘的骆越民族在这里繁衍,壮民族的天琴艺术在这里流传。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三大乐器之一,天琴艺术是古骆越民族的文化瑰宝。如今,这种古老的弹唱祈天仪式已演变成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琴女子弹唱组合”的创建便是天琴艺术具有历史性传变的代表。2007年11月13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龙州县“中国天琴艺术之乡”称号。作为“天琴女子弹唱组合”的一员,李敏对天琴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她说:“我乘着天琴艺术的翅膀,飞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是天琴艺术成就了我,也造就了我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就是有了这股情结,李敏创办了龙州天琴艺术研究协会,并组织编写了一本《天琴弹唱基础教程》。凭着十多年音乐教研员经验的她,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将优秀民族少儿歌曲编成练习曲,在教程中进行系统地编制,有趣生动的弹唱天琴让孩子们更乐于接受。目前,两万多本教材免费发放到了龙州县各乡镇百所学校和各类天琴培训点使用。
  在当地,李敏是一名活跃的艺术人才,对天琴艺术的研究她初现成效,作为中国红军第八军革命纪念馆副馆长的她,在工作岗位上,更是一位满怀激情、积极向上的红色文化宣传员。
  中国红军第八军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85年2月1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纪念邓小平亲自组织、领导和发动龙州起义、创建红八军的专题纪念馆,记录了龙州起义、红八军反帝、反封建的光辉战斗历程和左江各族人民为夺取民主革命胜利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伟大业绩。龙州起义和红八军的创建,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是珍贵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资源。
  李敏说:“要让这种红色的革命传统、英勇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在这片红土地上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从一名教师、少先队总辅导员到纪念馆馆员,无论在哪个岗位上,被这片红土地养育的她,深深体会到红色革命传统的影响和教育在社会建设、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2006年起,在她的带领下,龙州县少先队组织开展了争当“红色宣传员”——“红领巾讲解员”主题活动,组织建立了第一支壮族“红领巾讲解员”队伍。6年来,“红领巾讲解员”队伍在不断的壮大,先后吸收了1000多名小学生加入,从选拔到培训再到管理使用,都建立了一整套长效机制,确保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在活动中,“红领巾讲解员”们不但了解了更多的革命历史、增强了爱国主义意识。同时,通过他们的讲解也给到纪念馆来参观的广大少先队员们上了一节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课,活动得到了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欢迎和好评。“红领巾讲解员”成了少先队员们心目中的楷模和目标,争当“红色宣传员”的风气在校园里盛行。“红领巾讲解员”的创建,开辟了一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路子,打出了龙州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工作品牌。近年来,纪念馆不断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平台,深入挖掘教育资源,积极扩充教育内涵,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努力拓展教育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纪念馆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2012年,中国红军第八军革命纪念馆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李敏因工作突出被授予崇左市纪念龙州起义80周年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2年龙州县“优秀文化工作者”。
  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这些语句就是指针和旗帜,切实指导了文化教育工作者开拓中国当代文化教育的新思路和新局面。李敏代表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发挥模范代表作用,为南疆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作者:崇左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编辑:黄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