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林于2013年1月当选为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代表。一年来,他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级人大及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发挥代表的榜样作用,认真履行代表的职责,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协助政府推动工作开展,带领群众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共同发展,展现了一位基层人大代表的风采。
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作为自治区人大代表,又身兼村党总支部书记,唐忠林深感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提升自身履职能力,他始终坚持干中学、学中干的原则,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等,全面系统地学习了与人大工作有关的宪法、代表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努力做到知法懂法,依法办事。特别是在2013年7月份,通过3年的努力学习,他从广西师范大学人力资源学院第二批人力资源(农村)专业大专班顺利毕业,拿到了大专文凭,成为当地农村干部中的一名“高材生”,为将来的履职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工作中,唐忠林还十分注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践中注意观察和总结,积极向身边有经验的同志请教,向基层群众学习,并虚心接受来自各方的批评意见,查漏补缺,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
切实履行代表职责
过去的一年里,唐忠林积极参加了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认真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报告,在审议讨论中积极发言,提出建议意见。同时,他还积极参加闭会期间的调研活动,坚持深入群众,了解和关心群众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例如,通过走访调查,他了解到义江河永福县苏桥段是广西暴雨洪涝灾害高发区域,经常遭受洪水的侵袭,当地群众修建护岸、防洪堤的意愿很高。为此,唐忠林同志开始积极奔走。为了提出有针对性、高质量的建议,他走访了大量当地群众,掌握了第一手情况。另外,他还请教了许多水利部门的专家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专门向市、县、镇人大部门学习了如何撰写规范的议案、建议。在掌握了大量、真实的数据资料后,唐忠林于2013年1月在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尽快把义江河苏桥段护岸及防洪堤的建设列入实施计划的建议》,得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自治区水利厅于2013年3月率工程技术人员到永福县苏桥镇就唐忠林所提建议进行了调研,并对项目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意见,现场作出了一些答复,为促进义江河苏桥段护岸及防洪堤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努力为民办实事
一年来,唐忠林把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作为履行代表职务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以实绩来践行一名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一是着力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见成效。2013年,唐忠林到县水利部门争取到资金10多万元,对苏桥镇大埠村七排岭水库渠道进行维修和对龙元红岭水库坝提崩塌进行除险加固,有效解决了大埠村农业灌溉用水问题;通过向上级部门争取和发动社会各界以及群众筹资,共筹集到资金100多万元,先后硬化了大埠村上安元屯主道路3341米、力棠屯道路建设400米、下江坪屯11队干河头主道路103米以及村巷道路400米,解决了当地1800名群众行路难问题。此前,根据群众多次向他反映村委办公楼陈旧、群众办事不方便的问题,他积极向后盾单位和其他部门共争取到资金30多万元对村委会办公设施进行了翻新、装修,进一步改善了村民们的办事环境,为此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为进一步发展当地文化事业,唐忠林同志率领其他村干部多次到县有关部门争取,最后成功为大埠村争取到了一个40万元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主体建设,建成后将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搭建一个极好的平台。二是多渠道促群众增收致富共发展。帮助群众增收,带领群众共走富裕之路,一直是唐忠林同志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重点。结合当地实际,他积极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优质谷为主的种植业,此外还根据市场需求,发动群众陆续引种了西瓜、百香果、马蒂、瓜蒌和糖料蔗等经济作物。2013年春季,新种植沙糖桔500亩;养殖业则以肉鸡、肉鸭、鱼、猪饲养为主;同时,依托苏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优势,唐忠林同志积极组织群众从事运输、劳务输出等工作,充分利用农闲时的富余劳动力,为园区输入服务、运输务工人员300多人,外出务工人员400多人,有效促进了村民多渠道增收,为村屯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三是创新工作方式,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为有效改善贫困农户居住条件,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去年以来,以唐忠林同志为首的大埠村“两委”班子创新工作方式,在全区首创了由纪委和人大参与监督、评定小组无记名公开评定的方式确定惠民政策落实对象。两年来,通过评定小组实地查看、现场无记名投票、申请人现场报告、申报材料公开展示、公开评定危房改造户等程序,共确定了35户危房改造对象,极大确保了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这种公开、公正、科学的评定方式得到了区、市、县领导的一致肯定,上级领导多次到大埠村调研,对大埠村和唐忠林同志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四是带头抓环境治理,“美丽大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自今年5月开展“美丽永福.清洁乡村”活动以来,唐忠林同志带领村“两委”成员与镇包村工作队、新农村指导员一起,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清洁乡村活动,共建美丽大埠。大埠村力棠屯作为苏桥镇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目前已投入80多万元完成了屯内道路硬化、房屋立面改造、篮球场和农家书屋建设、安全饮用水和卫生厕所改造等项目;多渠道筹集到清洁乡村活动资金8万元,帮助各屯修建了14个垃圾池,为各家各户发放垃圾桶800多个,为9名保洁员配备了扫帚、铲子、垃圾车等垃圾清理工具,并建立健全了各项长效工作机制,为大埠村清洁乡村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五是狠抓中心工作不放松,各项指标名列前茅。办事干脆利落是唐忠林同志的特点。领导说,把事情交给唐忠林办,放心。群众也说,有事找唐代表办,踏实。在他的带领下,无论是计划生育工作,还是阳光惠民工程项目,或者新农保征缴工作等其他工作,大埠村在全镇都名列前茅。特别是由于大埠村开展的一系列阳光惠民政策项目成绩突出,被镇纪委作为典型向上级推荐,成为了全县阳光惠民工程项目试点,大埠村新农保征缴工作也连续两年在全镇排名第一。
当好群众暖心人
在唐忠林的心里,时刻装着一本民生账。哪个项目进行到哪一步了,下一步要如何跟进;哪一项工作完成得如何了,还要继续抓下去;哪个群众家里困难,需要他帮助解决问题;哪个群众今天向他反映了什么问题,需要他协调……唐忠林说,既然党和群众选自己当了人大代表,那就要切实担负起责任,认认真真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切实实抓好每一项工作,这样才不辜负群众的信任,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的家中开了一个饲料店,他却极少有时间去顾及,平日里饲料店的生意以及家中大小事务全靠妻子一人照顾。有困难的群众前去他的饲料店买货赊账时,他从来都是二话不说,先帮助群众解决燃眉之急。一年下来,他赊出去的饲料达到十几吨之多。家里的老父亲前些时候患上面瘫,当时正好赶上清洁乡村活动迎检关键时期,村里又发生了一起纠纷。他将父亲送医后,又急忙赶回村里化解矛盾纠纷,发动群众参与清洁乡村活动,顺利完成了迎检任务。老父亲出院后,他很少有时间在家照料,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村里工作和代表调研视察、联系走访群众活动上。他这种几乎忘我、忘家的工作状态得到了家人的谅解和大力支持。妻子无怨无悔照顾着家庭,老父亲则经常为下村的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准备劳动工具,闲时还义务负责管理村委会办公楼的卫生和安全保卫工作。
唐忠林就是用这样一颗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显著的工作成绩,换得了群众对他的支持和信任。群众都把他当成了暖心人,因为他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无愧于人民赋予他“人大代表”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