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钦州市代表团讨论刚刚结束,围绕钦州市在北部湾开发开放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利用保税港、中马产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等一批国家级政策平台进一步对外开放合作;如何应对广西高铁时代的到来;去年如何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35%、居全区第一位且县域经济增幅达到45%;基层代表对清洁乡村活动有哪些感受;钦州开展的大病医疗保险有什么亮点;如何发展教育事业为产业聚集提供智力支撑等这些媒体记者关心的问题举办的媒体集中采访随即召开,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南国早报、香港商报等众多媒体记者参加了采访。
自治区人大代表沈少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谈到,钦州市2013年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在推进新一轮产业攻坚上,临港大工业与县域特色产业同步发展。制定了实施“千百亿产业三年攻坚工程”,目前临港工业产能已达到1100亿元。同时,深入实施“县域工业壮大工程”,新增规模化企业34家、亿元企业65家,县域工业产值高速增长,全年县域规模化工业产值480亿元,增长46%。2014年钦州将大力实施“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攻坚年”,保持投资快速增长。健全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等工作机制,加快玉柴石化二期、天恒石化二期、钦州至灵山一级公路等项目施工,全面开展大招商,力争新引进一批重大项目。
“高铁的开通拉近了沿海和内陆的距离,利用高铁开通物流成本下降这一有利条件,钦州将加快港口内联外通,加快建设亿吨大港,使钦州成为区域性航运中心。”自治区人大代表李绍兰说到。2014年钦州将全面建成亿吨大港,提高港口辐射带动西南中南腹地发展的能力。力争建成30万吨级油码头、30万吨级支航道等项目,开工建设金鼓江航道和石化码头,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1亿吨。建成运营黎塘至钦州铁路复线、大榄坪至保税港区铁路,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积极出台促进口岸大通关和支持集装箱运输的政策措施。推进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钦州基地建设。
据悉,上午的集中采访活动共有7名自治区人大代表先后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采访现场互动频繁,反响热烈。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钦州代表团接受媒体集中采访现场 (苏志付/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