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之处 听宏阔足音
——广西人大政协两会观察
http://www.gxrd.gov.cn 2014年01月18日

  锐 声


  新年伊始召开的自治区两会,让广西又一次站在了历史交接点上。
  年度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报告及财政预决算报告正式公布,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判断是,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
  观察两会,实际上就是在阅读广西谋发展的视野和韬略,是在阅读能够指示一个地区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动能力量。许多时候,决定趋势和发展走向的,往往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足以显示春天到来的细微迹象。也因此,我们也许需要把目光看得远一些,再远一些,以另一个视角关注两会,观察那些或许能够引领广西发展新走向的令人鼓舞的变化。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落户广西;去年全区创新平台总数达329家;全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正式建立。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诸多发展构想与路径中,技术转移中心应该是一个对外对内交流合作、孵化创新的大平台。这一个平台,以及国家鼓励支持技术转移的相关改革开放政策措施,为广西技术引进和创新能够“先得月”,奠定了政策层面的硬支撑。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和东兴、凭祥、宁明、龙州、大新、那坡陆路边境口岸,已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这意味着,作为广西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全区各市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了一批可以观摩学习、规范规划与建设的国家样板。此前的1月14日,自治区公布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若干政策规定延续和修订新方案,既是对其5年开放开发的一个总结,亦是谋求更高水平、更宽领域开放合作行动的开始。政策在此,支持在此,广西北部湾深度开放开发的天地,更为宽阔。
  ——去年广西民间投资增长28%。增幅不算很大,却得之不易,这意味着民间资本对广西整体政商环境的一种肯定与期望。也是在去年,借全国工商联执委会在广西召开之际,自治区召开全区非公经济发展大会,既诚邀“更多的李彦宏们在桂发展”,更以《促进非公经济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其涵盖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各方面的配套政策,传递广西的诚意和信心。
  敏锐而又富于改革创新精神的民企,总会最先下水,探试春江冷暖。把广西的区位优势转化为鼓励呵护市场竞争与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可以让民企在广西开辟一片广阔天空。
  ——消费模式优化升级。南宁、柳州、桂林3市列为国家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全区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增长30%以上;开展个人和第三方支付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业务量居8个边境省区首位。这几个表面上看似互不相干的统计数据,都传递着一些引领我区经济发展新走向的天宇雷音。
  网络时代,个体消费模式和理念的转变,常常会在一夜之间集聚形成浩荡之势,左右甚至颠覆经济发展方式,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和调整。另一方面,金融体制机制的改革,是影响经济改革、社会发展、民生消费的重要环节。去年,滇桂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国家批准设立。顶层的体制机制改革试验与民间的消费趋势,两者的力量在2014甚至更远的未来集聚,冲击市场发展趋势。这意味着,广西在开放合作及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前景可期。
  ……
  这样的细微之处和细微变化,在两会上、两会外、报告中、讨论中,还有许多。每一个代表、委员,以及干部群众,都可以从切身体会、身边小事、朋友闲谈中,捕捉到一些经济发展、社会变化的细微动向,形成自己对整体形势和发展趋势的初步判断。如果再深入一步观察和思考,便会发现,去年我区经济发展的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是质量效益提升了,结构优化了,为调结构、促改革、强后劲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不管是回望2013的总结与体会,还是展望2014的讨论与分析,其回望过去的思考与分析,其展望未来的信心与希望,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致走向与速度。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和积累,最终将会形成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阔足音。
  两会上,我们注意到,不少代表和委员有这样一个表述:经济工作千头万绪,核心是抓发展和民生,这两大方面抓好了,就能带动全局。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对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我们要把改革创新扩大开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我们要抓住区位优势“红利”和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给广西增添新的发展动力的大好机遇,乘势而上,开创一个更加崭新的局面。
  事在人为,势中之事更在人为。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理性的认知和科学的判断,洞察细微,把握机遇,善用现有条件,创造更好条件。于细微之处起步,朝宏阔目标前行;于求是之处把握,谋宏观发展布局。只有这样,始于足下的步伐,才能踏出能行千里的铿锵足音。

作者:锐声 编辑:赵思华 审核:董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