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法治日报:广西代表团开放日侧记
2016年03月09日 13:01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2016年3月9日

  原标题:壮乡魅力显 歌声绘美景
      ——广西代表团开放日侧记

 

广西法治日报:广西代表团开放日侧记

广西全国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

  

  醉人的歌声唱起来,美丽的乡村“晒”出来……
  3月8日,北京广西大厦4楼会议室,一幕幕情景让人兴奋不已!
  当天上午,广西代表团在北京广西大厦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并对中外记者开放。58家中外媒体131名记者到会采访,杨道喜、黄方方、郑俊康、肖莺子、周异决、林武民、罗朝阳等7位广西全国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集体采访。
  在记者和代表一问一答间,八桂好声音在全国传递,在记者和代表在真情互动中,壮乡改革发展的美丽画卷在向世界展示……
  今年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十周年,“风生水起”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然引起了众多记者的关注,中国国际之声记者请全国人大代表、钦州市委书记肖莺子介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十年来的成果。
  笑容满面的肖莺子侃侃而谈:十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用占全区五分之一的土地,创造了广西五分之二的经济收入,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高速公路、铁路、码头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整个北部湾港口的吞吐量达到2亿吨……“这片区域对外开放充满活力,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广西积极申报设立北部湾自贸区,目前申报已经完成,正在等待审批……
  广西如何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如何更好地精准扶贫,如期完成扶贫任务?……更是成为了记者的热门话题,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商报记者纷纷向其他代表提问,话题一一“抛”给代表,镜头一次次对准代表,一个个社会关注的话题,记者们问得精准细致,代表们回答得坦诚认真!
  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是广西一张亮丽的名片,如何依法让八桂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美,记者们对比表示关注。 
  “广西在通过立法推动生态文明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举措?”人民日报记者将这个话题“抛”给了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道喜。
  “近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一批生态领域的重要法规。先后审议通过了自治区海域管理保护条例、海域使用条例、湿地保护条例、巴马盘阳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漓江保护条例、北海银滩保护条例、青秀山风景区保护条例。在广西比较有名的地方,基本上都出台了保护条例。”杨道喜特别提到,经自治区党委点题,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导各方面共同参与制定了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条例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村委会等对乡村清洁的规则和建设,管理和维护等等,将有效规范乡村清洁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作为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罗朝阳感触尤深:“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的出台,让我们开展乡村清洁活动时,心里很踏实,以前邻里乱倒垃圾,我们碍于邻里情面不敢管,现在有了条例,我们就可以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罚,条例的出台为我们开展清洁乡村提供了法律保障”,他说,依法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家乡会越来越美丽。
  记者会上,罗朝阳拿出两张大照片,一张是新立村以前脏乱差的照片,一张是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后村庄变靓、成为旅游特色村的照片,“我真诚邀请记者们到我们村来旅游观光”,笑得合不拢嘴的罗朝阳不禁做起“广告”来了。 
  恭城瑶族自治县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成为广西绿色发展的典型,记者对恭城县的成功经验十分感兴趣,请全国人大代表、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林武民介绍经验。林武民介绍,多年以来,恭城县坚持生态绿县,坚持生态发展不动摇,持之以恒发展生态农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坚持生态发展,坚持美丽乡村的建设,用8年的时间建设清洁、美丽、幸福、宜居乡村,保住了绿水青山,目前,恭城县种植水果面积达45.8万亩……
  在与记者的交流中,林武民即兴唱起了瑶族山歌,表达要“一本蓝图绘到底”,让恭城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壮乡魅力显,歌声绘美景。原定1个小时的记者提问时间不得不延长,记者与代表们的交流,意更切,情愈真。
  时间已是中午12时30分,在主持人宣布开放日记者采访结束后,意犹未尽的记者们仍齐刷刷地围拢到代表身边。 
  在歌声中,在对壮乡的赞美中,采访仍在继续……

 

(黄世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