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螺蛳粉谈起
2016年03月09日 16:05 来源:《南国早报》2016年3月9日

  原标题:广西代表团开放日,58家中外媒体130多名记者关注壮乡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螺蛳粉谈起

 

南国早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螺蛳粉谈起

  在广西代表团开放日的记者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部书记罗朝阳,用照片展示家乡的变化。黄河畅/摄

 

  中外媒体的“老记”对广西哪些方面最感兴趣?他们最想知道广西发展进程中的什么情况?3月8日,广西代表团在驻地北京广西大厦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新华社、人民日报、越南之声等58家中外媒体的130多名记者到会旁听并提问,了解广西发展的最新动向。


瑶乡书记会上唱响山歌
 

  3月8日的广西代表团开放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旁听广西代表团的代表们审查两会相关报告,二是广西代表团记者会。两个活动在不同的会议厅举行。第一个活动刚结束,有经验的记者就匆匆“转场”,去记者会占领“有利地形”。有部分记者没“抢”到座位,工作人员给他们加了座椅。
  生态、绿色,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光明日报记者的提问就与广西的生态发展有关。全国人大代表、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林武民向记者们介绍了当地的“绿色发展之路”:30多年来,恭城的发展坚持一个“绿”字,发展生态农业时还有小技巧,注意“一果多卖”,“一边卖桃(果),一边卖(桃)花”,恭城的桃花非常有名,每年都吸引各地人来赏花。一个桃花产业,辐射了农业、旅游业、休闲产业,还解决了乡村绿化美化的问题。“恭城山清水秀,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一年四季是乐园。”林武民热情地邀请中外记者去恭城看看。讲到情深处,他还在记者会上唱起瑶乡山歌:“油也清香,茶也清香,瑶家的油茶四季飘香;煮着今天的喜悦,煮着明天的向往,丰收就在茶锅里……”


柳州市委书记从螺蛳粉谈改革
 

  一袋小小的螺蛳粉,跟高大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何关系?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有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问时,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市市委书记郑俊康不忘给螺蛳粉打广告,并用袋装螺蛳粉诞生的故事,来谈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迪。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郑俊康说,柳州的螺蛳粉很多人爱吃,但离开广西后很难吃到。针对这个情况,近几年柳州推出快速食品袋装螺蛳粉,通过电商向全国各地销售,人们可以很方便地买到。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改革很关键。那么政府做什么?不干预,搭平台,设定标准,进行管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去产能,让僵尸企业“落土为安”,促进企业转型,提供市场需要的高质产品。柳州汽车销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柳州产的汽车为何能销售这么多?就因为紧贴市场需要。最近柳州在积极投入电动车的生产,今年年底将有产能达到20万辆的生产线投产。


百色市市长回应扶贫问题


  百色的贫困人口数量多,扶贫如何做到精准?能否如期完成扶贫任务?香港商报记者的提问围绕当前的扶贫热点展开。
  全国人大代表、百色市市长周异决说,扶贫要做到精准,解决“要扶谁”的问题最为关键,要把真正贫困的人找出来。百色建立了精准扶贫评议机制,建立了1842个工作队,对全市贫困户、空巢老人、留守家庭进行地毯式的入户调查,对贫困人口摸底并进行多级评议、公示,“我自己也参加过评议”,评议要包括村民、村委成员、第一书记等多类人员参加。谁识别有误,谁评议出现问题,谁就要负责。目前摸底情况出来了,百色有68.2万人口需要脱贫。
  中外媒体的记者还就广西对外开放、清洁乡村条例等问题进行提问,黄方方、杨道喜、肖莺子、罗朝阳等7位代表回答了问题。

 

(孙妮 郭燕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