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桂平市白沙镇人大深入开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凝聚代表力量,发挥代表作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落地见效,促进本镇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全镇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增长8.3%。
因地制宜,推动种植业转型升级
白沙镇人大广泛收集群众对产业发展的好想法、好建议,为各村产业谋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推动农户由传统种植向现代科学种植、高效高产种植转型升级。
人大代表、镇农业农村中心杨梅琼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各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引导种植大户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带动更多农户增收;深入基地、田间地头,指导产业示范区培育工作,引导农业企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创建示范区。
在人大代表的大力推动下,目前白沙镇围绕水稻高产、绿色高质高效玉米、高产花生、花生套种木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等农作物种植,已成功申报发展市级、乡镇级种植示范基地7个。同时,白沙镇正在争创建设国家级玉米示范基地,预计示范片建设将加快当地种植业转型升级,带动周边村屯50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
转变模式,推动生猪养殖产业快速发展
生猪养殖是白沙镇洋坡村的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基本是传统的“小户散养”模式,分布散、规模小、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针对这种情况,白沙镇人大代表积极推动洋坡村引进“公司+农户”的“生猪代养”模式,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和市场风险,大大提高养殖户增养补栏的积极性,有力地保障了养殖户的利益。
在推行“生猪代养”模式工作中,白沙镇人大代表主动深入农户宣传“生猪代养”模式的好处,并对办理用地、建设前期手续进行指导和帮助,推动新模式项目尽快形成产能,推动洋坡村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今年以来,累计促成企业和农户达成代养合作新增生猪养殖场15户以上,新增生猪养殖规模2万头,年出栏2万头以上,年产值4000多万元。
持续发力,带动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白沙镇人大引导鼓励人大代表带头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充分发挥“致富能人”的独特优势,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
白沙镇满堂村人大代表陈皆修积极开发本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稻虾综合养殖项目,满堂村稻虾种养基地占地100多亩,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实行“稻虾轮作”综合种养模式,有效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在稻虾项目产业化的带动下,满堂村的稻谷产量约500公斤/亩/年,小龙虾产量约100公斤/亩/年,每年每亩稻虾养殖增收5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近10万元。2023年,满堂村从实力较弱的脱贫村一跃成为白沙镇集体经济收入较高的村。同时,稻虾养殖产业还为满堂村带来了就业岗位,帮助10多名村民和20户脱贫户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梁斌武/文 来源:桂平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