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2015广西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

绿色矿山创造生态奇迹

https://www.gxrd.gov.cn      2015年07月01日 16:36       来源:当代广西

  从百色市区出发一路向西,一座花园式单位——广西东怀煤矿有限公司东怀煤矿呈现眼前,一改记者往日对矿区黑、乱、脏印象。

 
  碧绿的人工湖上白色喷泉欢快地跳跃,金鱼在清澈的水里畅游,湖的两岸种着柳树、桃树等,让人仿佛置身于风景优美的城市公园。谁曾想,这个景色宜人的人工湖里承载的竟是东怀煤矿的矿井水?经过隔油、沉淀等几道工序后再排入人工湖内沉淀。人工湖,既是矿井水处理的最后一道关卡,又能养鱼、浇灌、防 火、防尘,成为矿区一道生动靓丽的风景。

  “这不得不说是绿色矿山创造的神奇成效。”6月18日,自治区环保厅生态处博士秦年秀随着“2014年广西环保世纪行”一行来到东怀煤矿时感叹,“一座中小型矿山华丽蜕变成全国中小煤矿的标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建设绿色矿山,会有更多的矿区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生物复垦还原一片生机绿地

  一排排耕种齐整的辣椒、茄子、山栀子、板蓝根、两面针,还有罕见的野生黄秋葵都生长得极为繁茂,让平果县马头镇龙来村龙邦屯的村民黄丽华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2001年,黄丽华一家把家里仅有的两亩土地承包给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平果铝土矿后心生疑虑:“以后生活怎么办?土地被采空矿后,是不是就只能丢荒,没有肥力了?”
 
  “土地是农民的根,我们不会牺牲农民的土地换取经济利益,这是我们一直秉持的工作理念。我们承诺,一旦完成采矿立马进行复垦,4年之内还地于民。”中铝广西分公司矿山部副矿长王康说,“‘征谁的地,请谁来干活’,解决失地 农民的生活问题,让他们不但有征地金,每月还有管理土地的工资。”
 
  如今,黄丽华一家在自家的土地上安居乐业,每天她的工作主要是管理中铝(平果)采矿复垦区生态示范园内的果蔬植被,月收入900元。“和以前相比,现在的生活好多了。”黄丽华说,以前这里没有水电、也不通路,家里的两亩田地,由于土质不好,碎石多,种下的玉米、花生收成也不好,生活十分艰难。现在水电路等设施修好了不说,全家都有了工作和收入。复垦后的土地,碎石减少了,选用优良品种种植,每年收成比原来多一倍都不止。
 
  “绿了荒山头,干沟清水流”,昔日开采后石崖丛生的深坑,变成现在绿色植被覆盖的生机绿地。在中铝(平果)采矿复垦区生态示范园一片桃李夹道相迎的果园里穿梭,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矿山部林学高级工程师冯杰喜不自胜:“4年的复垦工作没有白费。在覆盖植被之前,我们根据不同地形实施相应的生物复垦计划,提升和改良土地肥力。”
 
  据了解,在平坡地上进行生物复垦,首要工作是降低土地PH值,运用综合配肥技术为土地增肥;其次提高N、P、K及有机物含量,再根据当地传统农作物类型,选择旱生粮食作物种植,建立和加速复垦区生态演替的变化,使土地再次形成新的合格土地资源,重新具备生态经济价值。陡坡地则更强调培育旱生灌群植被,形成固土封坡控制水土流失。
 
  “这样经过1-2年的土壤培肥,经检测结果表明,复垦地耕地层土壤肥力已经达到当地同类农田地力水平,第三年种植玉米、甘蔗、木薯等经济农作物的平均亩产量分别达到231公斤、3500公斤、1500公斤,复垦地种植的农作物产量也达到或超过当地同类型耕地的单产水平。”冯杰说。
 
  升级“生产密码”建设“绿色矿山”

  有“全国中小煤矿的标杆”之称的广西东怀矿业有限公司东怀煤矿1号井以“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矿井、信息化管理、花园式煤矿和专业化队伍建设”成为“国家级第二批绿色试点单位”,并作为“百色经验”被国家安监总局在全国推广。

  “从木头支护、人工背篓的原始采煤方式跨越发展到如今的综(合开)采综(合挖)掘一体化技术,开采能力翻10倍,由15万吨/年的生产提高到150万吨/年,而且工人的安全更有保障。技术革新、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经营正是百矿集团的成功经验。”东怀煤矿矿长潘善波介绍。
 
  “如今我们井下职工的生产作业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井下修建了音乐大巷、咖啡吧,挖掘的采煤机和综掘机都安装了自动除尘、降温系统,还修建了避难硐室,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都得到了保障。”矿工陈君龙说。

  在东怀煤矿,矿业“废渣”两大难题同样得到巧妙解决:矸石制砖、水循环使用,避免了固体废渣堆积、废水乱排的污染问题。目前东怀煤矿投资建立了两座矸石砖厂,每年共生产红砖180万块,制成的矸石砖经济效益良好。
 
  如今,矿业经济已逐渐成为百色市的支柱性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规范矿山开发、整合矿山企业,对优化矿产资源开发结构及发展矿业经济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百色市副市长刘世恩在百色市规范矿山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汇报中强调,“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势在必行”。

  截至2013年年底,我区已经成功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4批共19座,根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绿色矿山要达到依法办矿、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9项指标,这19座矿山已经成为我区乃至全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典范。

  从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了解到,我区建设绿色和谐矿山计划已经在逐步推进。2011-2015年,我区正处于推进国家级绿色矿山示范阶段;下一步到2018年年底前,努力在全区建成100座自治区级绿色和谐矿山的目标;到2020年年底,力争全区其他应建矿山基本达到市级绿色和谐矿山条件。

  综合利用为绿色矿山延寿获利

  广西素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截至2013年年底,矿山企业有3695家,共创造全区矿山企业工业总产值174.15亿元。但目前我区的小矿山数量偏多,造成资源浪费和破坏环境的情况较为严重。
 
  根据我区现有矿山选采生产能力和规划期间新增矿山的生产能力,到2020年,我区滑石等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将不能满足矿山开采的需要,锰、钛、铜等基础储量将消耗殆尽,一部分矿区将面临“无粮”而为的困顿。矿山企业将面临如何为矿区“延寿+获利”双重重任的严峻考验。而获得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称号的矿山企业则探索出一条可供其他矿山企业参考的绿色道路。
 
  在开采之初,广西田林高龙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曾是区内黄金矿山企业一块响当当的品牌。从1997年至2001年连续5年,年生产黄金超过1吨,成为广西首家年产黄金量达到1吨的黄金矿山企业。当高品质的黄金储量挖掘殆尽,高龙金矿曾经的辉煌一去不复返。为了给企业“延寿”,矿区走上了低品位矿石资源开发利用和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现在高龙金矿采用金矿石堆淋提金,每年生产的黄金仍有0.3吨左右,每年平均开采和回收低品位矿石总量达到160万吨。按照目前的规模和进度,整个矿区还可以开采3到5年。”公司副总经理肖国洪介绍。
 
  区内“老字号”矿区同样面临着资源将枯竭的尴尬境遇。“走循环利用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广西德保铜矿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黄正却说。

  始建于1966年的广西德保铜矿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多年开采,5年前公司生产就陷入资源危机:探明的储量只够再挖6、7年。为了延长企业寿命,在自治区国土厅审批下,公司全面推进矿区深部及外围探矿,探明储量可以让铜矿开采年限延长20—30年。

  企业“活”了,经济发展成为头等大事。一直以来,黄正却为原铁精矿含硫量过高,影响产品销售价格的问题头疼不已。2009年,通过与湖南长沙矿冶研究院的铁精矿降硫科研合作项目,铁精矿含硫量降低到0.5%以下,提高了铁精矿品质,从而使价格大幅提高,每年增加销售收入1200万元。

  不仅如此,在尾矿的伴生矿中,广西德保铜矿有限责任公司也淘出“金”来。通过采用选矿自动控制技术,增加浮选和磁选设备,将伴生矿中的铁、金、银、锡综合回收利用,每年回收锡金属50吨,黄金70公斤,增加产值700多万元。

  矿区工人凌云峰说:“5年前,公司提出‘职工生活富裕、企业环境优美、矿区文明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铜矿建设目标,如今都实现了。在我的心中,我们德保铜矿就是当之无愧的‘绿色矿山’。”
 
(本文于2014年7月15日刊发在《当代广西》2014年14期,
获得2014年广西环保世纪行好新闻评选三等奖。)
 
(黄丹)
 

编辑:覃斌  审核:黄素梅